中國政府在對官員進行反腐查處時發現了為數不少的
房地產企業卷入其中,2014年開始,至少6家知名
房地產企業被證實有高管或職員被帶走調查。在深圳,當地政府未給出任何理由即鎖定了佳兆業旗下多個樓盤,這家企業隨后陷入了幾乎破產的境地。
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騰訊財經就
房地產行業爆發集中性腐敗詢問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微博)的見解。
他認為
房地產行業特別容易形成官商勾結、利益輸送,而且一做規模就比較大。但其同時表示可能在已經發生不良行為的案件里面,很多地方的公檢法自己也脫離不了干系。
房地產行業在中國
經濟總量中占據重要比例,土地收入在相當多的地方政府財政中甚至占據支配地位。“
房地產對整個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一看就非常明白,它對于整個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支撐作用稱得上是支柱產業。”賈康評論道。
其表示,總體來說,
房地產業需要
健康發展,適應
經濟和社會生活在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過程中更
健康起來。
賈康認為,在針對地產行業進行反腐時,中國公檢法系統應該發揮秉持社會公平正義的功能和作用。“如何介入
房地產業治理腐敗案件,我認為大家應該一起來推動它,把這個事情做好”。
同時,他認為,作為執法機構,中國公檢法系統在反腐過程中還不夠完善,“我覺得很遺憾,可能在原來已經發生的不良的案件里面,很多地方的公檢法自己也脫離不了干系。”
但是,賈康也提到,四中全會以后中國司法改革很明顯地在推進,比如政治局審批通過的司法改革文件明確說到要建立巡回法庭,即把司法管轄權向中央垂直。
此外,他還提到,中國已經開始推進建立跨行政區劃的法院、檢察院的改革試點。賈康認為,這一改革意味著在地產行業,以后在地方層面不動產、地產開發以及類似基礎設施建設案件的審理司法管轄權不再交給地方,“這樣的調整更有利于提升我們秉持社會公平正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