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民營企業象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倒閉,幸存的也憂心忡忡,夜不能寐。準備金已經下調了,利率也下降了,三中全會也說要穩定了,但企業家們仍然深感刺骨的嚴寒。誰都知道這是黎明前的黑暗,但誰也難保自己不會象江姐那樣在解放的前夕英勇就義。不管有多少原因,民營企業倒下的最終原因都是因為資金鏈斷裂,而斷裂的根源都是由于銀行收貸。
銀監會會說,銀行是獨立主體,在經濟蕭條時壓縮貸款,這是防范風險,是貫徹我銀監會一直主張的信貸審慎原則。初聽有點嚇唬人,其實這卻是孤立、片面、形而上學的觀點。中國銀行多,中國的民營企業都在好幾家銀行有貸款,經濟景氣企業不需要錢的時候,大家要爭著擠進去,如今經濟蕭條企業急需要錢,銀行卻爭先恐后往外跑。銀行之間實際上是在進行危險的博弈,今天我收縮壓死一家企業,把一堆爛賬留給另外幾家銀行,明天另一家銀行收縮壓死另一家企業,把一堆爛賬又踢給另幾家銀行。結果呢,企業是非正常死掉一大片,整體上銀行的風險也被不正常地放大。
銀監會可以說,企業死活不關我的事,但銀行的風險被不正常的放大卻肯定是銀監會的事。而且這事,放眼中國眼下的體制,也只有銀監會能管。
現在是多事之秋啊,或者說是國難當頭啊,要我們的銀行體制不出問題,要我們的經濟保持穩定,銀監會一定要出手,而且要出狠手。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許多部門都曾粉墨登場,經委啊,工商聯啊,甚至人民銀行啊,但那些都是作秀,都是隔靴搔癢,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銀監會卻一直沒出面。只有銀監會可以約束銀行,只有銀監會可以把分散的獨立的各銀行的非理性行為統一到整體的理性行為上來。
這次的經濟金融危機,可謂百年一遇,銀監會可能也并沒有現成的經驗,但銀監會決不能不作為,人家股市不是可以限制做空嗎,銀監會可以強行規定在2008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所有銀行都不能壓縮貸款,或者干脆規定只能增不能減,只此一招,就可幫中國的許多民營企業渡過難關,可免中國經濟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辦法實際上很簡單,甚至不需要下文件寫辦法,只要來一個“窗口指導”就行,但功勞卻會永彪史冊。只要如此作為一下,民營企業會感謝銀監會,人民會感謝銀監會,王歧山會感謝銀監會,溫家寶會感謝銀監會,黨和國家更會感謝銀監會。
本人一介公民,深刻領會民營企業的現狀,而這些現狀無法通過任何的有效管道上達天庭,往往到尸橫遍野,大家才幡然醒悟,代價實在太大了。不見律師們都發大財了嗎,不見法院又門庭若市了嗎,又何必如此自相殘殺呢,國際上的金融陰謀正欲置我們于死地呢。我們要產業升級,要結構調整,何必一定要采取這樣勞命傷財的血淋淋的方式呢。
銀監會,該你出手,來救救民營企業,救救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的時候了。每緩一天,肯定就會有一大堆的企業、家庭、工人、孩子陷入困境;許多東西,打碎了,真的無法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