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付費到部分文化節目的現象級大熱,文化內容的創作和傳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拐點?!读瞬黄鸬慕橙恕贰ⅰ秷A桌派》等文化節目在年輕人當中也受到熱捧。而優酷也在探索嘗試,在“泛文化戰略”下通過互聯網的創新表達,為文化內容助力。
馬未都:“做《觀復嘟嘟》,是希望博物館在大眾的心中不再是板著臉的。無論是玩直播、在優酷做自制脫口秀、還是任命喵星人為貓館長,都是希望大家提起博物館和文物時,不再感覺是冷冰冰,而像是進入了知識的嘉年華。”
“泛文化”內容,鎖定年輕觀眾
所謂的“泛文化”,是因為文化內容在今天,已經不能被狹窄定義,載體也更加豐富多元。優酷將文化、財經、教育、紀錄、科技、公益等,統稱為泛文化內容,提倡以白話的互聯網表達方式傳播文化,讓文化內容更親民,分發更有效,調性更年輕,表達更多元,手法更時尚,營銷更貼身。最重要的是,文化節目將以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形態,走到年輕人中去,讓他們看到更酷的世界,這件事非常有價值。
優酷布局泛文化內容一年多,這期間產生了許多為大家所熟知的內容,如《曉說》、《圓桌派》、《一千零一夜》等。這類節目的受眾穩定、黏性好,播放完成度也非常高,甚至高于綜藝娛樂節目。更重要的是,這些節目的受眾也不全是“三高人群”,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占比非常高,甚至很多年輕人會為搶先看到優質的文化內容而付費。并不是年輕人不喜歡文化類的節目,而是他們需要這些內容用更懂自己的方式表達。
傳統文化節目大多以高冷、學術的面孔出現,使得文化與大眾之間構筑起了一道傳播屏障。事實上,文化并不拒絕快樂,有趣也是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優酷像讓文化“白話”起來、有趣起來,高而不冷才能連接到更多的人。
涵蓋真人秀、脫口秀、輕綜藝、紀錄片
“泛文化”也得到了一眾文化大咖和明星們的共鳴。《再見李敖》、《造物者》、《百心百匠》等20余部泛文化節目逐一亮相。無論是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講述以物為證、穿越歷史與當下的《觀復嘟嘟》,還是跟隨陳丹青行走全球、從細節洞察藝術傳奇的《局部》,抑或是由吳曉波集結10位新銳匠人在60天之內沖擊淘寶銷售千萬成就夢想的《造物者》,見證李敖大師傳奇一生終極謝幕的《再見李敖》,王珞丹尋覓傳統匠人、見證傳統手藝變身時尚爆款的《你好!老傢伙》……優酷攜手50位文化大咖,一起打造20檔泛文化節目,涵蓋真人秀、脫口秀、輕綜藝、紀錄片四大類型,希望通過更接地氣的方式,打造一場泛文化的饕餮盛宴,“喂飽饑渴的靈魂”。
目前優酷在播和即將上線的文化節目匯聚了中國最頭部的泛文化內容及內容人?!皟灴釋l揮一路積累下來的平臺優勢,積極探索泛文化內容付費觀看新模式,通過豐富的泛文化內容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楊偉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