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4年第九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中國
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曉蘇所做的發言。
我講一下京津一體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問題。這是我們研究區域
經濟發展過程中,目前中央提出的新的亮點。習近平總書記去年5月份在天津調研時提出了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京津雙城記,開了兩次會議,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一體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個概念開始深入人心,但目前有一些媒體誤讀了中央的精神。中央講的是京津一體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把這個觀點說明白。
首先,京津一體化是對毛主席當年重要思想的繼承、完善與發展。在2000年的時候,經營城市的被當時大連市的市長傳播開。在這之后,人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幾次的中央會議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城鎮化要以城市群體作為主體形式,提出了區域發展的空間格局問題。
現在城市群體的概念被接受,諸多的城市群里面,京津冀城市群是重要的亮點。關于京津一體化的發展,早在60年代,毛主席就說過這樣的話。“多少年之后,北京和天津這兩個城市,不就連在一起了?”這是毛主席在聽萬里匯報的時候說的。
但是由于一畝三分地的思想,天津長期以來背向北京發展。解決這些問題的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春來,在去年3月25號,我跟他有一次長談,談天津和北京的連接,談到毛主席這句話的時候,他很興奮。5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去天津視察的時候,他向主席匯報了這個思想。他提出這是一個重大的發展
戰略,從毛主席當年提出,到今天習主席提出的京津一體化,習主席繼承和完善的是毛主席的思想,一畝三分地成為京津發展的障礙。北京發展多年,一直在擴張,我們提出向東、向南發展,作為北京的發展方向。在王岐山擔任北京市長期間,北京調整了規劃,以天安門長安街作為主軸線,西邊是產業帶,東部是發展帶,多中心發展,可以減少城市病。這些年因為對
房地產的打壓、限購,造成了多中心并沒有實現,這些是因為規劃不落實。
天津的發展應該是一根扁擔挑兩頭。我認為天津的規劃應當一體兩翼,誰是挑扁擔的人,是天津市本身。現在天津的規劃仍然不夠明確。越離北京近,他們越認為是非發展的環保帶。其實,離北京近的地方,更應該是黃金通道。天津的規劃需要修改,應該按照一體兩翼的思路進行修改。
第二,三地的功能定位。現在人們已經明確了,如果按照京津冀整體規劃,西北方面應該是生態和環保產業發展的地帶,濱海是主要對外開放的地區,再往東南移一點是作為政治中心和
文化的中心。莫里斯曾經在北京開會的時候,提出來北京要減少人口,只需要留下三分之一,另外的人都要遷出去,這是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城市功能不配套的主要的辦法。現在北京市已經認識到要跨區域疏散人口500萬,把什么人輸送出去呢?是把掃大街、開出租車的疏散出嗎?那也沒有用啊。關鍵是把機構、院校遷出去。說把政治中心遷到保定,這是一個玩笑,其實在北京和天津相連接的地方,在新機場附近的武清、廊坊和大興之間,這是最好的地帶。武清有著廣闊的土地。
現在國務院已經決定了,要再開放三個自貿區,天津自貿區比上海還要完善。
我們有必要建設行政副中心,那并不是遷都,什么地方最適合北京建設第二行政中心呢?分析一下北京市,忽必烈選取北京,就是建首都,我們賦予了北京這個城市太多的功能,社會、商業、外交、政務和社會生活功能混合在一起,實在很擁擠,為什么不能給領導人選一個更好的地方呢?
我們有沒有地方建設第二辦公中心?在天津有一個120萬平方公里的濕地,它的東部有200多萬的土地,人均八畝地,在這里完全可以建設非常好的環境的居所,地方很近,離未來的機場是20分鐘的汽車路。
京津冀
戰略,考驗著國家的治理能力。習主席明確提來,關于京津冀的發展問題,是關于到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大問題。北京市的態度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重要的態度,天津市的態度目前也有明顯的改變。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全面的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這一個多么大的開發過程,我們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京津冀的發展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會為全國的發展帶一個好頭。謝謝大家!
返回光明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