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長心路歷程六步曲
在家長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小升初可不簡簡單單就是小學畢業那兩三個月(5-7月)的事。小升初不是一個節點,而是一個時期,至少應該涵蓋六年級這個小學的最后一年。孩子們在刻苦學習中迎接一場一場的考試,家長們也在經受著心理歷練的六個階段。
緊張期:慌!
參加完六年級上學期的家長會,就會迎來一個情緒緊張期。家長一般表現為:選擇一所輔導學校,把放學的孩子趕進數學、語文等培訓課堂;看見孩子閑著就坐不住;到書店買回一打打的輔導資料題庫試卷;四處打聽招生消息,比較學校的好壞……抱著較高的期望值,投入緊張的備戰狀態。
疲倦期:累!
經過一學期的折騰,搜集到的信息令人眼花繚亂,比較來比較去總是左右搖擺,孩子的學習狀況和成績排名基本定型了,一度繃緊的神經也被消磨得漸趨平穩,甚至疲勞松弛。選擇變得更加實事求是,方向基本確定,開始參加報名工作。
實戰期:陪!
進入實質性階段,孩子開始陸續參加各種考試,甚至有的是一試二試三試及面試。家長每考必陪,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和精神鼓舞。一般表現是:給孩子開出物質和精神鼓勵的條件;比孩子還關心考試的情況,關注孩子的發揮、考題的難易程度、參加的人數以及錄取的指標等。
煎熬期:等!
懸著一顆心開始等待。一般表現是:經常看手機有沒有未接電話。大多數學校都是只通知被錄取的,沒有通過的就不再通知了,并謝絕電話查分咨詢。所以手機幾乎24小時開機,天天跟一起參加考試的學生家長溝通消息,尤其是當聽到別人接到通知的時候,更加心焦甚至心灰意冷,發動各種關系托門路四處打聽。
接受期:勸!
無論是如愿以償,還是抱憾而去,只能接受。安慰孩子受傷的小小心靈,說無論到什么樣的學校,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努力。然后,給孩子準備上學的用品。
過渡期:備!
不要認為得到了學校的確認,就算圓滿完成了小升初。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活上、學習上,都要給孩子做詳細的準備工作。初中生活課程增多,學習緊張,做好思想準備;同時要對新學校名次變化的落差,提前有個認識,從而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