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立冬后的第一個節氣,它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今年的小雪是11月22日,小雪過后氣溫降低,故應特別做些深冬養生的準備。
關鍵詞一:起居
小雪節氣中,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郁癥。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抑郁癥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疾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變化對抑郁癥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郁癥相關的神經遞質中,腦內5一羥色胺系統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春夏季,5-羥色胺系統功能最強,秋冬季節最弱,當日照時間減少,引起了抑郁癥患者腦內5一羥色胺的缺少,隨之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癥狀。
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癥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所以在此節氣中要注意精神的調養。另外,抑郁癥患者還應加強飲食治療。飲食方面要多吃熱量高、有健腦活血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乳類、魚類,并適當飲用一些茶水、咖啡等飲料。
關鍵詞二:運動
小雪時節人體疾病在經絡方面的表現多為足厥陰肝經的病變。肝之經脈起于足大趾,沿足背內踝前緣上行,在內踝上八寸處交處出足太陰脾經后,過膝、繞陰器、至小腹、人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膈、過脅肋、沿喉嚨,進入鼻內竅,上行連目系,出于額,上行與督脈交會。其支脈從目系分出,下行于頰里,環繞口唇;另有支脈從肝分出,上貫膈,注肺中,交于手太陰肺經。主要病癥有“丈夫瘙疝、婦人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胸滿、嘔逆、狐疝、遺溺、閉癃。”下文中所述本法主治病癥即屬此類,堅持采用本功法鍛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小雪十月中坐功:每日凌晨三至七點時,左手用力按住膝蓋,右手挽住左肘向右方用力拉動,接著換右手按膝,左手挽肘向左方用力拉動。反復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肘脫臼,風濕熱毒,婦科腹腫、男人疝氣、遺尿、尿不出、血尿、睪丸腫大、睪疝、足內翻、抽搐、關節腫痛、轉筋、陽痿、痙攣等癥。
干浴按摩功:站、坐練功均可,全身放松,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頭頂至后頭部,側頭部做梳頭動作64次,使頭皮發熱,然后用手掌搓兩腳心,各搓64下,最后搓到前胸,腹背部,做干洗澡,搓熱為止。此方法適用于預防流感。
抱膝導引功:具體方法:端坐于椅子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大腿與小腿呈90度角,軀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頜向內微收。全身放松,呼吸均勻,右腳踏在地面上不:動,抬起左膝,兩手抱在左小腿下部,用力向腹部靠攏,搬36次,然后再左腳踏在地面上不動,抬起右膝,兩手抱在右小腿下部,用力向腹部靠攏,搬36次,可使下肢氣血流暢,經絡疏通。此方法適用于膝以下的下肢痛及下肢麻木癥。
關鍵詞三:飲食
小雪時節有許多食療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于身體保健非常有益。
芝麻兔
配料:整只兔子、黑芝麻、姜、蔥、花椒、鹽、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兔子洗凈開水煮沸5分鐘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后,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將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汁不用,鍋內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即可食用。
功效:適宜抑郁癥,并對病后體弱、陰虛便秘、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豬脊肉粥
主治:肌膚干燥,毛發不榮等。
配方:豬脊肉60克,大米90克。
做法:先取豬肉洗凈,切絲,用香油略炒后,加入清水,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食鹽、花椒,再煮一、二沸即可服食。
功效:適用于陰虛、氣虛者。
關鍵詞四:藥酒
中藥泡制的藥酒在小雪節氣后對風濕、坐骨神經痛非常有好處,下面就介紹兩種:
五加皮酒
配方:五加皮15克,川牛膝6克,黃芪12克,玉竹6克,防風6克,佛手6克,桑枝15克,當歸12克,陳皮12克,木瓜9克,蘇木6克,松節15克,川芎9克,桂枝6克,杜仲12克,秦艽6克,白酒2500毫升。
功效:適用于風濕引起的足膝酸痛、骨節疼痛、以及跌打損傷,淤腫疼痛等癥。
做法:將上述藥一起研成粗末,入酒內浸泡、密封,7天后即可飲用。每次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
活絡酒
配方:當歸9克,天麻9克,何首烏9克,防風9克,獨活9克,牛膝9克,牡蠣9克,石斛9克,銀花9克,川芎9克,秦艽15克,續斷12克,千年健15克,杜仲12克,澤瀉12克,桑寄生12克,松節12節,狗脊6克,川樸6克,桂枝6克,鉆地風6克,甘草6克,白酒1500毫升。
功效:適用風濕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及陳舊性損傷。
做法:將以上藥一起研成粗末,入酒內浸泡,15天后即可飲用。
關鍵詞四:膏方
許多人對膏方并不陌生,在超市的貨架上常常能夠看到龜苓膏、秋梨膏、枇杷膏。龜苓膏滋陰補腎、潤燥護膚、消除暗瘡、調理臟腑、清熱解毒、防止膚質老化及便秘,能促進新陳代謝。秋梨膏可調整血壓,促進食欲,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寧心安神,療效明顯。
那么何謂膏方?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于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
膏方,作為中藥劑型的一種,它遵循著中醫一人一方的原則,千萬人有千萬劑膏方。中醫將它稱為膏滋,民間俗稱膏方、補膏等,常被用于養生保健。
膏方是一種具有營養滋補和預防治療綜合作用的方劑。它是在復方湯劑的基礎上,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確立的不同配伍的處方,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等工序,精制加工而成稠厚的膏劑。醫生在開具膏方之前,一般先要用“開路方”,即先服幾劑中藥湯劑,目的一是調理脾胃功能;二是觀察藥效,以便在膏方中調整用藥。
服用膏方必須因人而異,切忌一方多人服用。一般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調羹,用溫開水化服,以空腹服用為佳。因此時胃腸空虛,吸收力強,且不受食物干擾,藥物易發揮作用。如空腹服用胃腸不適,也可改在兩頓飯之間。服用膏方期間,應忌食蘿卜和忌飲濃茶。
膏方大多在冬寒季節服用。適合用膏方進補的主要有三種人:一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他們平時雖無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長期勞累或壓力過大而致身體虛弱,精力不足,難以勝任繁重的工作;二是慢性疾病患者,像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腎炎、貧血、腰腿疼、男子性功能障礙、女性月經不調等;三是康復期的患者,如手術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產后等等。
可見,冬令養生,以進補膏方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