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的落實是一個熱門的課題,企業的錢花的值不值 。就在于培訓是否能落地。
同時也成了培訓師之間討論的一大議題。當然培訓如果能落地就成為了培訓師的成就感 。
但是,培訓是否能落地的關鍵有三點
1、企業的高層
可以這么說,企業高層是否接受員工的行為改變。關系著培訓是否能落實。員工的行為改變,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冒險。如果員工的行為改變帶來的是效益。企業高層管理當然叫好。如果員工的行為改變,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負擔,那企業高管理無論如何無法接受。
為什么企業高層管理無法了解員工行為的改變將會向那個方向發展呢?原因大概如下:
1)企業高層并不真正關心企業培訓。只是給了一筆叫做企業培訓的經費給了相關的部門。
2)企業高層通過某種關系得到資訊說,某某課程好。但并不真正了解過。就引進了企業。培訓完后,就出現提心
3)企業高層表面上完全相信企業培門,但完成培訓,對培訓質疑。
對于企業高層單方面的原因,解決方法很簡 單:重視培訓,確認培訓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位置。
2、培訓師
在培訓師之間討論最多的是培訓師如何讓培訓落地。從培訓的角度上來說,培訓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在一/二天地培訓過程中如果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這種課程叫做神課。講師絕對是神。再厲害的講師,所有的效果都體驗在課程上。一旦離開課室,效果基本等于0。在課程里,學員最少默認他們與講師之間存在師生關系。離開了課室,學員就是老大。不能再用師生的關系對學員進行要求。
1)以崗位任務為中心。也即是在培訓前一定要做調查。
2)支持學員的總結和分享。當學員分享出來后,就成為自己的東西。
3)給出一份支持高層輔導學員的建議。并與高層保持一斷時間的聯系,解決高層在支持員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員
學員是培訓落地的主體。
在培訓前,學員要清楚參加培訓的必要性。培訓過程中接受行為改變的可能性。只有當學員在課程中償試過改變。學員才有機會回到工作中進行償試改變。
如果學員的想法是,我就是想看看培訓有沒有用的想法參加 培訓。這場培訓沒有任何的意義。
綜上所述。培訓落地,重點是企業高層管理真正重視。培訓師要作出充分的了解,基于任務做出課程設計。學員要帶著開放的心態進入學習。同時培訓師對企業高層給出一份支持學員學習以用的輔導方案,以及給出輔導。
只有這樣培訓才能真正做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