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百度這次說的是“智慧商業平臺將主要為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金融機構、醫療機構、餐飲行業、旅游景區、快遞物流等行業以及機場等交通樞紐、圖書館等政府公共設施提供商業大數據解決方案”——其實,就是結合百度司南、輿情監控、百度黃金眼等大數據產品分析企業的用戶特征,做好預測、參考決策的個性化服務。
【聽楊姐說】
9月24日的時候百度在北京發布一個“百度智慧商業平臺”,號稱是百度面向傳統商業企業推出的智能數據合作平臺,整合了百度大數據、百度地圖LBS等一系列優勢產品技術能力……布拉布拉布拉
楊姐研究了一下,感覺其實就是用“互聯網大數據+LBS”的方式繼續賣流量給線下,只不過,打上了“智慧”的標簽,說是更精準,更有根據。
其實,百度這次說的是“智慧商業平臺將主要為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金融機構、醫療機構、餐飲行業、旅游景區、快遞物流等行業以及機場等交通樞紐、圖書館等政府公共設施提供商業大數據解決方案”——其實,就是結合百度司南、輿情監控、百度黃金眼等大數據產品分析企業的用戶特征,做好預測、參考決策的個性化服務。
同時,基于LBS開放平臺數據及其分析能力,百度智慧商業平臺還可以通過百度慧眼、鷹眼等產品為合作商業企業提供智能選址服務、室內外人群流動分析等服務,為企業線下業務拓展、店鋪招商等商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百度慧眼是啥玩意?
就是基于位置的商業智能工具,例如獲取室內外位置數據、網民行為數據、地理交通數據、天氣數據等等吧,能抓來用的數據都抓來。然后就分析,看人群屬性和消費熱點啥的。
最有用的是啥呢,例如幫連鎖店選店址,因為百度知道這個小區里的購買力啊,進貨該進什么消費水平的?這里的新生兒多不多,該不該備很多羊奶粉?還是說民工多?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百度一直在搞商業WIFI——這事以后再細細表來。LBS當然是根據手機來定位的了,這兩者一結合,精度提高了一些。
今年6月,百度宣布與萬科商業地產合作,對位于北京昌平的金隅萬科廣場進行智能化升級。升級之后的金隅萬科廣場可以讓顧客通過百度地圖客戶端進行商場內路線規劃、停車場導航、反向尋車等等。
據說未來萬科商業地產還將在旗下的社區商業、生活廣場、購物中心系列業態中引入百度的LBS平臺服務,對人群進行分析,掌握顧客活動軌跡、消費習慣,提供定制服務和精準營銷。
此前百度還與圓通速遞簽署合作協議,在大數據和地圖合作上進行新模式的探索,包括通過百度大數據技術實現行車路線優化、用戶群體畫像,利用百度LBS開放平臺實現自動分揀、業務電子圍欄、實時快遞等合作——這算是對快遞業的改造么?我不知道。效率提升了多少?我也沒拿到數據,但是互聯網公司改造線下垂直行業的趨勢已經越來越快速。
相比之下,騰訊是改造商業流程的感覺居多,而百度則是大數據和LBS指導下玩流量的重新分配。
在金融方面也是,前幾天百度與廣發銀行就共同探索基于大數據的創新營銷模式達成合作,百度試圖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能力,讓廣發銀行更好地挖掘銀行客戶的需求,尋找潛在新客戶,并進行個性化的營銷和推廣。與此相比,銀行網點智能選址、嘗試手機銀行約號、排隊機提醒等合作,提升銀行的客戶服務體驗就顯得是比較初級的基礎功能了。
當然還有一個待揭開謎底的案例,就是萬達。
百度、萬達和騰訊捂得相當嚴實——不過楊姐認為,這種改造肯定是趨勢,而現在也是在跑馬圈地的時候,在移動端有了太多與以前不同的玩法,因為加入了不同的硬件元件:例如各種傳感器。
那么下一個會可能增加物流效率的是啥?RFID?
下一個增加支付想象空間的又是什么?NFC?
百度的“智慧商業平臺”除了大數據外,肯定未來還要包括支付環節的閉環設置,這樣才能算是全套的解決方案,騰訊亦然。
那么蘋果公司不是也在搞NFC么?楊姐聽說,NFC對蘋果的意義在于,最后能夠把蘋果變成一家影子銀行——因為一旦人們用慣了蘋果NFC,最后蘋果的支付賬戶其實就等于一個銀行賬戶。
現在百度這個“智慧商業平臺”可能還沒搞到這一步,但未來未必沒有,這就像什么呢——微信賬號現在已經快開始有替代手機號的趨勢了吧?
好吧,如果說微信是從消費者端自下而上來改造垂直領域,那么百度是不是在謀求從企業端開始,慢慢向消費者滲透其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