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文化,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不滿就是領導者的消極進取行為——通常是指抵觸,表現為拖延、健忘和故意降低效率等間接行為,尤其是對權威人士的要求做出反應時。
不幸的是,在同事或上司身上發現這些弱點簡直是容易得要命。不過,選擇這種溝通方式所造成的結果就不那么顯而易見了,尤其對于采用這種領導風格的人來說。以下是領導者必須糾正消極進取型領導風格的五大原因:
1. 消極進取是一項弱點:不要將談判的藝術與成功避免沖突和對抗的能力混為一談。領導者如果缺乏談判、妥協或傳達負面信息的技能,可能就會自欺欺人地把逃避當作一項行之有效的策略。這種反應常常是下意識的,多年以來,他們在不便表露真情實感的場合中習慣了喜怒不形于色,逐漸學會了這種行為。我們都遇到過顧左右而言他或者對負面評論避而不談的人。不過,作為成功的領導者,你必須學會坦率地直面艱難處境,既要誠實無欺,又要講究策略,對重要問題不能回避,而是要想辦法解決。
2. 以拖延為手段會令人沮喪:當領導者做事拖拖拉拉時,員工心中難免會產生挫敗感。如果你過于頻繁地應用這種策略,總有一天你要被人貼上低效領導者的標簽,員工會認為你沒有能力做出決策、管理工作量。在患有拖延癥的領導者手下工作,員工必然要有樣學樣,結果就是形成一種不尊重時間,不懂得區分輕重緩急的公司文化。
3. 發布的信息前后矛盾、混亂不堪,引起員工的猜疑和困惑:擔心妨礙計劃進展或令員工不安并不是發布混亂信息的充分理由。例如,剛剛對某位員工說他們的創意很了不起,轉過頭來就在會議上公布了截然不同的議程,當然會引起員工的猜疑、困惑甚至憤怒。對于自己要傳達的信息,當領導的必須仔細斟酌、反復推敲,做到前后一致、高瞻遠矚,否則難免會造成困惑。另外,沒有信任,談何領導!
4. 一味逃避的領導者很快會失去員工的尊重:要成為高效的領導者,你必須獲得下屬的尊重。你是否會編造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小謊言,以避免承受令人難堪的批評?你是否會借口電子郵件或語音郵件出了故障,不肯積極應對艱難局面?或者更糟的是,把一切過錯都推到自己的助理身上?你是否會推說手頭的工作太多,沒有注意到收到的請求?當你編造種種借口,就是不愿為艱難的討論做好準備時,你終將失去下屬的尊重,無法成為高效領導者。以逃避的方式來應對困難,是通往失敬和失敗的快速路。
5. 聲譽逐漸敗壞:這是消極進取型領導者的最終下場,也是顯而易見的結果。對于既無精力亦無意愿與你坦誠相見的人,你心中作何感想?如果發現自己無法信任他們說的話,你會有什么感受?對于一味編造借口、回避對話的人,你能有多少尊重可言?最終,表現出消極進取行為的領導者會落得個碌碌無能、不可信賴的名聲。忍受這種領導風格的人大多會痛苦地意識到,上司對他們根本不夠在意,所以也懶得對他們開誠布公、為他們提供種種支持。
我們常聽人說,優秀、高效的溝通是領導者獲得信賴和成功的基礎。然而,有時候這種說法還不夠具體,不足以促使人們去關注某種特定領導風格的結果。領導者還必須評估自己的風格,不僅要明確這種風格的直接后果,還要弄清其長遠影響。為避免以上五種缺點,你要學習如何認真、仔細、具體地克服對沖突和對抗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就是消極進取行為的潛在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