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聯網信息和技術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將對傳統生產制造、渠道流通帶來深刻變革,新型商業模式不斷深入垂直細分領域,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意識到電子商務的價值,開始向互聯網商業模式轉型。在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等等政策的影響下,涌現出一批轉型成果較為豐碩的企業。
那么究竟傳統企業究竟如何在互聯網盛行的大背景下成功轉型升級呢?或許以下途徑將成為重要方向。
第一步,以互聯網化品類(品牌)創新為突破口,塑造品牌差異化價值。
傳統市場品牌、產品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無亮點無特色。如傳統紅酒品牌定位于“高端、格調、文化”,跟大眾消費和需求相去甚遠。而定位于消費群,如“青春”“文藝范”等,則是未來的新機遇。
互聯網化品牌價值及體系梳理不可或缺。互聯網時代需用品牌IP和人格化來解決品牌問題,塑造差異化品牌價值,讓品牌成為一個超級IP。
第二步,以互聯網化小而美產品突破市場瓶頸。
以場景化、人群精準定位,實現產品創新,不但是基礎功能,更要成為消費者心中的一種渴望和精神需要。
用極致產品帶動核心產品體系的發展,形成合力,整體帶動品牌形象和銷量的提升。對新生產品而言,要實現突破,首先必須圈定小眾核心社群,同時制訂完整的產品規劃,通過后續的系列運作實現產品流量和消費群的延展。
產品人格化即互聯網時代產品應具有生命力、情感化、消費者互動、文藝化,將產品擬人化、與粉絲互動產品表現出親和力,才能被大眾接受。
小而美即互聯網時代即告別大傳播時代,傳統的廣告、鋪貨已經無能為力。如今的產品多是小而美,自帶流量,將簡單做到極致就是完美。
第三步,互聯網化商業模式制勝
戰略大師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所謂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指顧客價值的定義、傳遞、獲取的整個過程。
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我們以往所熟悉的商業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是關于成本和規模的討論,而是關于重新定義顧客價值的討論,關注顧客價值及其持有成本。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跟傳統商業模式的根本差別是:價值創造。沒有客戶價值,怎么玩都是不成立的,這是核心問題。
第四步,建立百度及周邊信息生態和信息沉底工作
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作為一個重要的信息入口,是消費者信息獲取、體驗、評價和互動的第一站。
其中包含了百度生態體系的框架、內容。如百科、知道、貼吧、文庫、視頻等等。以百度作為信息的入口,建立百度及周邊信息生態和信息沉底工作,建立消費者互動平臺,同時增加搜索引擎收錄量和搜索曝光率,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等。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訊速發展,在國家大力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一大批互聯網公司正在迅速崛起,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及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大幅度地搶占著市場份額,使得一些傳統企業逐漸受到波及和影響,同時也顛覆著傳統的營銷模式。
如今,擁抱互聯網、融合互聯網、互聯網營銷已經成為了傳統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劉華鵬,互聯網+營銷創新導師、互聯網+商業模式導師、咨詢師;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工程管理學士、電子政務碩士、企業金融博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理事,北京企業家協會、北京市企業聯合會理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中大等EDP班特約講師;出版“互聯網+”領域暢銷書6本,培訓600多家企業10萬余人,成功輔導20余家傳統企業互聯網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