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營銷專家、新媒體營銷實戰導師劉華鵬老師,于7月20日受邀做客中國郵政集團,并為山東郵政各地級市一把手分享“郵政大數據突破與微信平臺運營”的精彩內容。劉老師在課程分享中強調:中國郵政應該抓住移動互聯網和農村電商發展的大好時機,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在挖掘商業價值的同時更好地體現社會價值!
劉華鵬老師在中國郵政山東公司授課
據悉,中國郵政對于大數據的引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動態指揮調度。建設與業務協同的大屏幕監控大廳和多媒體會議室,建立起領導及多專業業務會商和動態指揮機制,剖析現象、分析問題、調整計劃、布置任務。
多維預警。建立事前預告、事中預/告警、事后分析的科學管控體系,捕捉異常郵件,實現對集團、省、生產單位三級協同動態指揮和應急管控
可視化看板。通過GIS、圖表、視頻多媒體技術,實現業務、生產信息的可視化運行監控。
全網資源整合。整合營、分、運、投各環節信息、接入GPS系統、中心局、速遞局視頻監控系統等的資源,實現了對郵政全程全網各生產環節的運行監控。
中國郵政大數據平臺建設
劉華鵬老師強調,中國郵政大展大數據具有明顯的優勢。他認為郵政大數據的最大用武之地當屬實時高頻分析、實時報道和預測。對于國際郵政交流來說,大數據還有如下優勢:一是對服務質量的改善、新產品和服務的推出以及對一系列整合方案進行實時測試。二是對內部以及區際間的郵件流進行估測、實時監測和預測;探究國際郵政線路及業務的發展瓶頸;尋找未開發的業務領域;通過對數百萬甚至數十億條的郵政數據進行分析,確定國際郵政交流的主要障礙及其產生的影響。三是加強各國郵政的合作,并對發展政策進行評估。
中國郵政大數據平臺應用效果
據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中顯示,2016年中國大數據市場整體規模為168.0億元,較2015年增速達45%,預計2017-2020年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意味著在未來3年,我國大數據市場的整體規模將來到500億。
劉華鵬,互聯網+營銷創新導師、互聯網+商業模式導師、咨詢師;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工程管理學士、電子政務碩士、企業金融博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理事,北京企業家協會、北京市企業聯合會理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中大等EDP班特約講師;出版“互聯網+”領域暢銷書6本,培訓600多家企業10萬余人,成功輔導20余家傳統企業互聯網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