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火得一塌糊的當今時代,傳統企業被一些從未聽過的商業模式鬧得頭暈眼花,全球商業環境的變革以及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諸多商業陷阱使得企業家們感到陣陣的寒意,同時內心深處最原始的企業家精神刺激他們轉型的欲望。
眼花撩亂的商業模式背后實際上還是傳統的經營手法,只是融入了新的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顯得有些“妖嬈”。
轉型不是那么簡單,“+互聯網”也不是做個網站或者開通微博、微信就可以完成的,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游戲規則,全新的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新媒體”的游戲規則更為復雜,因為這規則考驗的是思維方式的較量。
首先是人的變化:教育改變世界。知識的年輕一代成為社會的主體,商業規則隨著受眾群體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而產生了新的轉移;
其次,手持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則促使新媒體成為傳播的主流。
當然,現在我們對廣告的形式做了重新定義:廣告不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讓別人討論、參與的。廣告的傳播途徑也不再是主動推送,而是通過一定的設計,讓網友們主動發轉發。產品不再是先造出來再去賣,而是把未來的買家們湊在一地,大家一起設計一個想要的產品,大家一起把它造出來。

劉華鵬老師在國家林業局講授互聯網+營銷模式創新
看起來這有些不大可能,但是一些有能力的企業已經屢試不爽。本書詳細分析了幾個成功案例,深度揭秘這些優秀的企業的操作手段。揭開神秘的面紗,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企業到底應該怎么辦?
當“陰謀”遇上“陽謀”
商業戰爭從來都不溫柔。我們曾經努力學習4Rs理論、4Ps理論、波士頓矩陣、五力分析模型、商業模式畫布等。借助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企業高效而穩定的發展,但是現在由于用戶群體發生變化,導致這些理論產生不足以適應當下的商業環境的缺陷,需要加入新的思維方式來不斷完善。
企業現在面臨的是信息高度透明化的風險,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用戶上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有些時候企業越透明化消費者越買賬,如何找到你的用戶,得到用戶的認同,才是現今商業模式最有價值的“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