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是一個高bee格的論壇,因為坐在臺上的企業家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Uber創始人TravisKalanick、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等……
小編發現,在大佬們的發言中,小馬哥的發言最具人文關懷。他細膩地洞察到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的情感隔閡。這引起了很多手機黨朋友們的共鳴。

以下是小馬哥的發言實錄
馬化騰認為,人類歷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技術的發展對經濟的影響是。第一次、第二次的工業革命是在蒸汽機和電力驅動下發生的,現在則是互聯網。他深深地相信,在過去互聯網對各個行業而言是新經濟新領域。而最近四五年來,各行各業開始全力擁抱互聯網,紛紛搭乘互聯網+的快車,讓移動互聯網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當前,中國的發展有了新的趨勢。除了過去傳統的跟通信、電子商務、娛樂等相關產業以外,金融、交通、醫療、教育等越來越多應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改造了原有的商業模式。
在馬化騰看來,這個在短期內會導致某些行業出現失業狀況,但是從長期來看,對整個產業效率的提升是正面的。騰訊主要做社交網絡,從來沒想到有什么商業模式,做了十幾年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連接人和服務”。
在去年政府調查報告中,騰訊的微信公眾號帶動了超過1000萬人就業。這個數據讓馬化騰也嚇一跳:很多人在微信平臺寫內容,成為自媒體,做電子商務等,這些行為促進的就業服務,可能比阿里巴巴電商更底層,更毛細血管。
馬化騰認為,騰訊實際上不是在做業務,而是在做基礎設施。他很贊同這樣一個說法:科技發展并沒有擴大數字鴻溝,反而使中小企業甚至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業務。
更重要的是,馬化騰清楚地看到了社交媒體背后的弊端所在。有人評論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坐在我身邊,我卻在看手機,都在看信息、刷朋友圈”。因為社交忽略了身邊人的溝通,對親情甚至對眼睛都有傷害,這是很大的問題。但是,馬化騰表示,騰訊現在還沒想到怎么解決,期待未來科技可以直接用腦電波溝通,這樣的溝通可能更自然。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