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云印技術召開發布會,創始人張軍宣布獲得A輪5000萬元融資,投資方未透露。在此之前,云印技術曾于2014年底,在天使客股權眾籌平臺上開放認籌。時隔半年再獲得A輪融資,云印的發展可謂迅速。
印刷行業,是個容易被忽略但名副其實的萬億市場。根據《2013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印刷復制占印刷發行業營業收入的60.8%,全年實現營收11094.92億元。
另一方面,印刷行業里的中小商家生存現狀并不樂觀,許多中小型印刷廠的業務不飽和,機器和人工的閑置十分常見。
云印選擇以互聯網的方式重構傳統印刷行業,通過合作的方式,利用印刷廠晚上的閑置時間來完成跨地域的訂單,從而幫助它們更好地存活下來。
三大核心策略
創始人兼CEO張軍之前是在華為工作了12年的老兵,談及云印的特點,他主要總結了以下三點:
1、工業化4.0:
工業化4.0,其實是一個信息化的工作。印刷主要分為印前、印中和印后三個部分。云印改造的核心的在于印前工作,其中包括格式轉化、稿件整合、色彩處理、合版、拼版,以及和印刷機做匹配。相對于市面上普遍用人工或者半人工的方式,云印添加了IT的工具來用系統大量替代人工,實現印前工作的高效。
2、切入重度垂直領域的輕模式:
垂直領域:國內整個印刷市場約有12000億,其中30%為書刊印刷,但正在遭受新媒體沖擊;30%為包裝;剩余的部分為商業印刷(名片、畫冊等)——這是云印瞄準的市場。
輕模式:云印自身并沒有印刷工廠,采取的是合作的形式,這點就和途牛很像,只做零售,不生產產品。輕模式普遍會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對合作方進行有效把控。云印通過雙贏的方式解決了這點:云印團隊在每家合作的印刷工廠均有人員駐點。
3、瞄準中小客戶:
商務印刷市場在中國大約有兩千億左右的規模,其中大客戶的需求占到30%,中小客戶(SME)占到70%。互聯網可以將中小客戶的海量長尾需求匯集起來進行標準化、流程化,讓中小客戶享受到大客戶的福利。
云印的模式在國外已經有成功的案例,Vistaprint就是其中一個,這家致力于提供定制化商務印刷產品的美國公司每年都有50-60%的業務成長,已于2005年納斯達克上市。
小名片,大市場
云印選擇以“名片”為切入點,深入印刷行業,用互聯網的方式重新定義“新”名片——新設計,新服務,新工藝,新材質,新價格。設計尺寸上采用90mm*54mm黃金比例, 一次模板設計,用戶可終生使用。
云印方面稱,中國每天印刷100萬盒名片,每年名片的產值超過100億,云印平臺上線1年時間,已服務超過10萬用戶,印刷超過1億張名片。國內傳統印刷行業雖不景氣,但小名片大市場。
此次發布會上,云印推出兩個系列:“新”名片——案頭常備的優質名片,采用300g優質經典銅版紙覆啞膜;“新”名片PRO——彰顯身份的質感名片,采用布紋紙、荷蘭白紙、剛古紙三種高端特種紙。其價格為終身制,即“新”名片——一盒(100張)僅需8元,每增加一盒3.8元;“新”名片PRO版——兩盒(200張)僅需26.8元,每增加一盒5.8元。
這樣的價格比傳統印刷廠低得多。目前全國終端市場,普通銅版紙名片每盒30元,特種紙名片兩盒價格超過60元。
張軍表示,在國外,大型印刷公司已存在多年,如日本Toms公司、加拿大Gildan公司、美國布料印刷公司等。且印刷是剛需,隨著新興印刷業興起、跨界經營的營銷手段,再加上印刷業本身的媒介屬性,印刷行業逐漸受到資本看中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