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最先的提法是騰訊,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建議制定推動“互聯網+”全面發展的國家戰略。馬化騰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 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業現在都在圍繞互聯網做融合創新,這不僅有助產業升級,還能促進大眾創業,極大方便人民生活。這個人大提案 之后成為2015年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
馬化騰之所以提出互聯網+,背后的潛臺詞是從騰訊的角度出發,各行各業都是其微信『連接器』的生態 系統的一部分。對此人大會議上,馬化騰還在提到互聯網+概念之后補充說明:騰訊希望成為一個生態、連接器,和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合作。對于垂直領域,騰訊要 么就投資、要么就提供API接口,開放給更懂這個行業的第三方公司。
騰訊的優勢是在通訊、社交大平臺上,現在整個戰略是回歸本質,做互聯網 的連接器,不僅把人連接起來,還要把服務和設備連接起來。QQ有8.2億月活躍用戶,手機QQ有5.42億月活躍用戶,微信則有4.68億月活躍用戶,每 個人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比過去長得多,這其中就產生了很多新的機會。
騰訊正在致力于互聯網對人、服務和硬件的連接,騰訊的微信公眾賬號體系, 通過服務號可以把各種商家、服務、媒體和用戶輕易連接起來。比如,銀行、運營商的線下營業廳,都可以搬到線上來,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而且可以在社 交網絡中流轉傳播。在互聯網連接硬件方面,微信有開放的硬件平臺,QQ最近也推出了QQ物聯,騰訊還聯合推出“趣駕”這樣的智能車聯解決方案。騰訊的生態 是一種更開放的生態。騰訊提供底層通訊、用戶認證、儲存、分發、交易支付等功能,跟很多垂直領域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騰訊開放平臺上有500萬開發者,來 自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合作伙伴總估值超2000億元。
這就是騰訊打造的互聯網+。
從互聯網+類似觀點出發的,還有百度,李彥宏在2015年百度聯盟峰會上更直接地指出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的終極游戲是什么?可能性之一是:BAT是統一的大平臺,每個行業都有大平臺,傳統企業會為互聯網平臺打工!
騰訊、百度都從各自優勢的互聯網平臺出發,通過互聯網+戰略,即提供流量、入口營造連接傳統企業的生態系統。
2014年底騰訊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15%的股份,同時陪嫁苦心經營多年的電商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騰訊退守互聯網+連接器的角色,轉而通過投資方式扶持各個行業的佼佼者。
但是最終兩年時間表現出來的卻是:簡單的地圖、排號、預約停車功能,體驗不如大眾點評、美團、百度糯米。萬達電商兩年的平淡,可視為中國傳統商業+互聯網的失敗。而騰訊、百度的互聯網+,顯然也沒有達到萬達曾幻想的那么給力。
沃爾瑪的管理層非常清楚網絡銷售的重要性,其美國同店銷售額已經出現下滑,而與此同時,亞馬遜的銷售額增長超過20%,并且沒有放緩的跡象。
這顯示沃爾瑪的+互聯網還任重道遠。但與此同時,阿里2015年將輕松超越沃爾瑪,成為全球不僅線上而且線下第一的零售平臺。
這兩天大家在微博上圍觀另一賭局。《創業家》雜志2012年曾報道: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接受采訪時放出狠話:上半年蘇寧易購增速120%,如果京東的增速比蘇寧易購快,我就把蘇寧送給他。
對此,劉強東微博回應:正式聲明:我接受近東兄的挑戰!我會拿出贏得的蘇寧電器股票中的一億股均分贈送給轉發這條微博的網友!
劉強東不愧是微博炒作高手,這條激勵每個人的微博被轉發達70萬次!有網友轉發評論道:哎呀想想好激動,京東增速超過蘇寧易購之日就是我成千萬富翁之時,不用某寶了,全部改上京東!
沃爾瑪、蘇寧、萬達的+互聯網之路,雖然坎坷,但是已經在路上。這一次『狼終于來了!』,傳統行業到了不轉型互聯網就會被互聯網滅掉的生死之戰。這是不得已的防守,太晚太慢,會造成被動。
曾經的創業再輝煌,而今還要重頭邁!
唯品會的快速崛起和穩健發展,給致力于+互聯網的傳統企業以啟示。所謂互聯網的打法,要借鑒,但+互聯網更重要的是需要企業家全力以赴打造新的價值體系。而不是簡單地將線下搬到線上!『我們不是顛覆,而是對中國的零售行業做了一次價值鏈的整合!』—劉強東
此外,傳統企業家需要像唯品會創始人孤注一擲,而不是以一種生意加減法的心態去做+互聯網,才有可能勝出。否則就會像今天的沃爾瑪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顛覆!
真正成功的人,無論在哪個領域,無一不是能發現自己的天賦,并將天賦全然綻放的人。但遺憾的是,我們被“木桶理論”局限了,絕大部份的人都將絕大部份寶貴的時間,用于去彌補自己的短板。去發揮你的天賦吧,別理會那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