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第一、平臺的選擇。在微信上平臺的選擇主要有訂閱號和服務號,如果你只是想單獨的推送一些信息和資訊,建議選擇訂閱號,并且可以將信息推送到群里或是個人,或者是分享到朋友圈,這樣獲取的信息量會更大一些。如果你只是想直接銷售你的產品或是服務,建議選擇服務號,但是服務號的運營難度顯然更高,因為它是直接推送不折疊,如果關注你的用戶不足夠喜歡你的話,那么你的一條消息很可能帶來不少的取消關注。
第二、準確的進行自我定位。公眾號運營的內容可以做一些切換但不要總是換,例如做交友平臺,很廣,可以縮小至互聯網交友,甚至是海淀互聯網交友,因為在微信上建立一個公眾號太容易,必須要準確自己的定位。
第三、持續的內容產生。百讀社訂閱號和莊帥服務號的內容初期是這樣產生的,首先對別人的內容進行二次加工,慢慢在這樣的基礎下的團隊對一些事件就會形成自己的觀點,產生自己原創的內容。并且每天需要閱讀大量的信息,來獲得內容的靈感,但這些內容始終是和自己的定位相關聯的,還有在運營的過程中,你的合作伙伴、下屬、家人也會給你一些靈感,將這些靈感帶到你的公眾號里來。
第四、制造話題。這個比較難但是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一是抓住熱點的話題,與熱點進行關聯;其二是看別人做過的話題,借鑒,比如用特斯拉來送貨,比如html5頁面可以做出很豐富的效果,這樣的案例在朋友圈里很多,比如《維多利亞的秘密》,我也會借鑒到我的帥橙推廣里去;其三是合作伙伴和你一起來制造話題,比如帥橙不是我種的,我也不是江西人,但我有很好的朋友,但是講故事是我擅長的,因此就制造出了這么一個話題出來。
第五、結盟。不要一個人累死累活的在朋友圈發照片賣東西,或者是在公眾號死挖內容想半天,你需要去結盟,將自己平臺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你的事情中來,比如很多自媒體之間形成了聯盟,我們之間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很多合作,比如上游的公關公司,下游的廠家,都會結成這樣的一個聯盟。
這五個方面做起來更多的是在聚集粉絲,不論是聚集在公眾號、微信群還是在個人的微信號里,當然,我的建議是將這三者聯動起來。
是不是做好這些就夠了?不是的,我發現很多人在追逐新事物的同時,把一些傳統的內容丟掉了,例如傳統的報紙、雜志、網絡新聞媒體、電視媒體。
對于不是草根或是沉淀了很久的自媒體或是公司,還是需要將這些傳統的渠道利用起來,以前的利用只是簡單的進行品牌宣傳,而現在是要落實到你的二維碼上,落到你的公眾號里,落到你的個人號里,例如我自己在百度百家還有其他的一些傳統媒體都有專欄,雖然很傳統,但是還是有不少的人在瀏覽,同時我也會去接受傳統報紙、傳統媒體的采訪。對于沒有太多積累的個人來說,你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文章、觀點投稿給很多的網絡平臺,很多網絡的媒體是很開放的愿意接受好的內容的。
其次是傳統的QQ群、論壇、郵件營銷、傳統的購物導航,這些東西仍然擁有很廣泛的人群,世界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都在微信上,需要結合。當然還有線下的實體店、線下的活動,一些做的好的朋友告訴我,他2萬的粉絲會從線下頻繁的活動得來,比如給大學生做免費的就業指導,再將線下的內容沉淀到自己的線上公眾號來。
接下來想簡單講講騰訊外圍平臺的申請和運營:
目前來看,口袋通的產品體驗和申請是比較簡單的,之前不建議大家開微店是因為它畢竟是第三方的,存在資金的安全,但現在騰訊已經入股了,這樣風險就降低了很多,申請口袋同很簡單,大家需要下載一個APP,接著開店,進行公眾號的關聯就可以了。
而拍拍微店和服務號打通之后,它建立的矩陣相比口袋通和微信的聯系就更加的緊密一些,但是服務號的限制是只能發四次信息,這是一個劣勢。拍拍微店目前的申請稍微有一點麻煩,晚些會請拍拍的運營人員來和大家做分享。
關于京東的微店,整個京東目前來看缺少了一股上市前的狠勁,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