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教師家長孩子三位一體聯動”共同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之三 家長篇
江蘇 朱根平
想一想,每次考試后你拿到孩子的試卷時,是什么反應?我相信你非常重視分數,這可以理解。
但是,你會看試卷嗎?你會讀分數嗎?你知道嗎,試卷的分數不過是學生學習結果的外在表現,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外在表現抓住內在的、實質性的東西。所以,孩子的試卷,家長要學會正確評價。那么,家長應該怎樣看孩子的試卷呢?
1, 了解階段性考試的目的與作用
階段性考試的性質是診斷性考試,作用包括兩個方面:診斷學習,診斷教學。診斷學習是針對學生的,目的是經過階段性考試診斷一下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什么問題,包括學習方式、學習方法、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等;診斷教學是針對教師而言的,目的是經過考試診斷一下老師在教學上還要注意什么地方存在問題。
階段性考試有周練、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之類,從教學規律上講,一般這類測試的內容不是很深,一般以考查"三基"為主: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知識的綜合,知識的應用,各學科的能力要求也會涉及,試題、試卷總體難度適中,距中考、高考有相當的距離,試題不會過分追求區分度、信度和梯度等。
2,理性分析試卷:從分數看孩子知識與能力的總體情況
(1).從分數看孩子知識與能力的總體情況
家長拿到考試卷后,最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逐項逐條進行分析,特別要記錄發生錯誤的題型,從而可以發現孩子在哪些知識點能力點上是強項,哪些方面是弱項,如果設計出統計圖表,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孩子在學科知識掌握上的總體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我們拿語文學科舉例。比如 第一小題考書寫,寫字的考查,要求學生能根據漢字的間架結構,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第二小題考識字、寫字。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重在考查學生認讀和拼寫的能力;識字要考查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以及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有的孩子寫不好,就是基礎的拼音、漢字掌握不牢固。
再如考查古今優秀詩文的積累與運用。默寫題。分值10分。主要考查學生識記、理解古今優秀詩文的能力,在一定語言環境中恰當運用古今優秀詩文進行合理表達的能力。所選都是教材上講過的內容、名著閱讀的積累與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對推薦名著的閱讀情況。課內古文的字詞、翻譯等等,許多學生在這些項目上丟分很嚴重。
我們最常聽到孩子說語文不好,如果你追問:“語文哪里不好?”最常得到的答案會是閱讀與作文不好。這是大多數孩子普遍的問題,可是為什么都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會有125分、118分、108分等差距。作文通常較難拉開大分值。我們看看孩子的試卷就知道在基礎部分丟了相當大的分值。那么努力的方向也就有了,如果基礎提高5分,那么即使是后邊沒有提升,但總分也會有明顯上升。再如學生閱讀部分丟分較多,也并不是所有的題都在丟分,問題會集中地出現在幾個點上,孩子幾次試卷的共同丟分處就能說明問題。如賞析題每次都會扣分,就說明賞析這種類型題孩子的思路可能不對,或是理解、品析能力不夠。家長就會有的放矢地了解與評價。
( 2). 從分數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成績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這都是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而每個孩子這幾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有的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這就需要從孩子實際出發仔細分析,哪方面能力弱,應優先訓練哪方面的能力,促進孩子智力的全面發展。
(3). 從分數看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孩子的學習品質。
人是有差異的,這正如人的十個手指各有長短一樣。但是智力只是為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高智商的人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嗎?未必。因此,我們從考試分數中不僅看出智力水平,更可以看出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意志品質、情緒、責任心等問題。應該具體分析,找準原因。比如,我們常聽家長說,這個孩子就是粗心,明明是“12”,他卻抄成“2”,也有的在試卷上丟題,就是沒有發現題目,白白被扣分。這樣的例子就是證明孩子確實存在粗心的現象,這就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但不能將孩子的失分都歸結為這個孩子就是粗心,有時不是粗心,而是實實在在的不會,這要區別對待。掌握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正確評估孩子的學習情況了。
(4).從分數看孩子的興趣愛好,分析孩子學習的發展走向。
我們可以發現有的孩子各學科考試分數都很好;有的孩子不均衡,數學成績好,語文稍遜色一些;有的英語是強項,語數兩門學科都不太理想等等,其實這種情況在潛意識中學生就對某些學科有偏好的現象,這當然與學生的性格有關。比如,內向型的孩子一般喜歡社會學科,喜歡聽教師講解,滿足于教師的講授,而思維活躍的學生喜歡自然科學,常常喜歡提問,喜歡跳躍性的聽講,不滿足于教師的講解和書本的知識。
因此,作為家長就要善于發現這一點,在調控孩子均衡發展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培養他的興趣特長,這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發展與就業的渠道。
建議:不要給孩子簡單地定分數指標
1.不要給孩子簡單地定分數指標,而在具體指導上下功夫。
有些家長簡單地對孩子說:“這次必須達到××分?!边@樣解決不了具體問題。應該指導孩子分析薄弱環節,訂好計劃,改進方法,越具體越好。
2.主動找老師聯系,請老師幫助分析孩子的學習狀況。
家長應該主動去請教班主任老師和任課老師,自己試卷分析不透徹的,找不準孩子學習問題原因的,要及時找老師討論,請老師出出主意。
3.改變看分數單和談論分數的方法。
家長明白了分數背后有很多因素,就可以改變看分數單和談論分數的方法。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許多家長聽到孩子要考試后就是抱著投骰子的心理,在焦急地等待著考試的結果,然后給孩子貼上“學習好”或者“學習差”的標簽。這樣做,只會催生孩子不正確的學習內在動力,一味地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
期中考試將近,年年歲歲題相似, 歲歲年年卷不同。家長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才能陪伴孩子一路健康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試卷分析,主要關注點在——
◎發現知識點能力點的強弱項
◎分析智力因素
◎看非智力因素,分析學習品質
◎看興趣愛好,分析學習的發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