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三倍增效》在方太供應商大會開講,來自方太集團供應商的150多位企業高管,共同聆聽了余偉輝老師獨創的品牌課程《三倍增效持續改善實踐》,學員們受益匪淺。
余老師指出,大部分的中國企業還處于1.0與2.0或2.0與3.0之間,精益化,是中國企業目前最急迫的工業技術升級與管理轉型! 早在20世紀后期,豐田為所有供應商的領導者提供的經營手冊中標明:生產率,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只有比競爭對手更有效地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而公司效率低于競爭對手則會滅亡!
隨著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轉變和用工形勢的惡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勞動力需求是擺在工廠企業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而常規性的10%、20%、30%、50%緩慢式效率提升已難于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力用工和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的困境,企業迫切的希望一場三倍增效的革命!對企業而言,工業4.0也好,智能制造也好,都只是一個是方向,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降本提質增效!
面對越來越迫切的增效要求,對于企業來講,應用IE和精益手法布局優化、單件流、產線平衡TPM、SMED、拉動生產……這些基本改善都做過,是否會突然發現企業陷入了改善的困境?下一步持續改善的方向在哪里?打通全價值流的瓶頸在哪里?增效改善的突破機會在哪里?
余老師特別告誡企業,不要動不動一提增效就想導入自動化設備,現實中,草率的自動化往往是一個又一個血和淚的教訓!在導入自動化,我們更應該關注自動化之前,我們應該做什么事情?標準化、精益化和模塊化,就是必須要打通的系統脈絡。
余老師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增效降本的核心體系。我們不必舍近求遠,把基礎IE做到極致,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流動始終是人類工業發展的追求,把流動進行到底,實現準時化+自働化+均衡化的深度融合改善;為了突破系統的瓶頸,必須從PE的角度來進行突破,突破工藝技術和約束和產品設計的問題。
【余老師經典語錄】
不要動不動就說平衡率提高了多少,平衡率會失效,做了平衡還要挽救平衡,否則,什么平衡率是沒有意義的。
【不要動不動就說要智能化,必須要轉變改善思路,從單純的IE改善轉向PE的創新突破,要從PE的角度來突破并打通全系統的價值流,實現三倍增效的目標?!?/strong>
工廠設計與搬遷,不是簡單的搬遷,而是流程優化后的系統整合與革新性提升。
不能進入PMC計劃與物控的改善,不可能有真正的精益和高效生產!
不要在混亂的流程上做流線化,不要在落后的工藝上搞自動化,不要在落后的產品上搞模塊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上搞信息化 不要在垃圾的數字化搞智能化。
不能推動PE改善的工程師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 IE工程師
不能推動PE(產品工程)改善的工程師,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 IE工程師或PE(工藝工程師)
我從來沒有看到哪家企業,把注意力和資金放在制造技術的提升上,而把企業弄跨的。相反,我卻看到很多企業,沒有在制造技術上投入,卻把專注力分散在非制造技術領域,而把企業弄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