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營活動無外乎內部管理與外部營銷兩項主要工作,筆者即從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營銷兩個層面來提供幾點建議,同時糾正一些企業在淡季進行管理、營銷工作時容易走入的幾點誤區,對企業應對市場淡季應該有些許的幫助。
淡市突圍:管理4策
1、
(1)員工歸屬感不強——因為人員流動性大,導致員工人心惶惶,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心態很難使其全心投入工作,甚至產生周期性情緒波動癥——行業市場將步入淡季時,員工就都無心工作,交頭接耳,議論誰可能被辭退,雖然被辭退的員工只是少數的,但是這種氛圍會影響整個組織中的所有成員都無法安心工作,這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2)員工專業技能不穩定——因為員工流動性過大,剛剛適應了工作就離開了崗位,導致企業的生產技術很難提高與做精,留不下經驗,也沒人愿意為難測的明天而用心鉆研專業技能。新管理者或其他員工也需要適應公司文化與經營模式等,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解決這兩個問題應該采用區別對待的方法——具有技術性、經驗性與需要專業人才的工作崗位輕易不要換人,因為新人接手這樣的崗位會有一段適應期,而適應期所能產生的勞動價值是很低的,頻繁更換員工會大大提高經營成本。而非技術性的重復性工作則可以采用臨時工或計件外包等形式,以降低成本。
2、
有句俗語叫:閑時補網,忙時打魚。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上也是這個道理,在市場旺季時我們把心思都用在了市場營銷工作上,無暇顧及其它,而員工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對其的技能培訓與思想修正尤為關鍵,因為,組織成員的能力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自然也會隨之提升。通過思想的灌輸與導引,員工增加了對企業的認同感與凝聚力,組織的整體協調能力也會提升。因此,淡季時適合演武練兵與深化員工思想,以備戰來年的市場搏殺。據培訓機構的調查,原來大部分企業為員工培訓的時間基本都是行業旺季來臨前、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或轉型時才“臨陣磨槍”進行突擊培訓。但現在一些明智的企業是在企業銷售淡季時進行有計劃的員工培訓,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力資本的價值與管理也在日益得到經營管理者的重視。
3、
企業也像一臺機器一樣,不可能365天一直高速運轉,也需要檢修與維護。因此,企業應該利用市場淡季時較為清閑的機會把忙時無暇兼顧的各項企業機能進行修繕,這樣非常有利于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比如,理順財務,清理不良資產,閑置資產,合理利用資金與優化銀行貸款等;廠房、設備的修繕與更新淘汰,引進技術等;重大人事變動、項目投資、戰略轉型、渠道變革等傷及企業元氣的行為也該在淡季進行;企業的戰略規劃也應該在這個精力充沛的時候進行,避免在旺季時調整戰略,那樣極容易影響銷量,甚至損傷品牌形象與顧客滿意度。
某企業在銷售旺季到來時因為戰略意見不合,負責營銷的副總經理負氣離職,新任副總經理上任后大幅調整營銷策略,還要陸續換掉原有的幾大渠道商,進行渠道扁平化。渠道商得到消息后無心旺季的銷售,紛紛各尋出路,或者不在進貨,而是向下游傾銷,更有甚者以拒絕回款來抗議廠家的舉動,導致該企業當年度旺季的銷售額僅為去年同期的57%。
4、
淡市突圍:營銷6策
1、
渠道有了推力,接下來該在終端上下工夫,通過提高給予消費者的讓渡價值來制造拉力。因為貨囤積在渠道中和放在廠家的庫房中沒什么區別,只有被消費者買走才算真正的被銷售出去。淡季促銷比較費力,但要避免采取降價手段,要堅持價格不動搖,維護品牌,同時也維護了產品的價值感。保持顧客的購買貨幣金額不變,而后提高顧客購買的總價值??刹捎觅浰唾浧贰⑻峁┰鲋捣?、商品組合銷售等方法,通過提高商品的價值來回避降價。比如,淡季購買家電可以獲得雙倍保修服務時長、購買過季服裝贈送應季小服飾、將淡季商品與旺銷商品組合后銷售等。經營者頭腦中要有這樣一個概念:并非只有降價這一種提升商品價值的方法,也只有這樣想才能為顧客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同時又不流失利潤。
2、推出恰當新產品
新產品往往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在淡季恰當的推出新商品可以在如同死水的市場中掀起波瀾,提高人氣與關注度。如果能推出彌補淡季市場空白的新商品更可能給企業帶來無限的商機。
雀巢公司在印度銷售巧克力時因為當地氣候非常炎熱,銷售巧克力的場所又沒有空調,很多銷售場所不過是在路邊支起的地攤,巧克力就是擺在烈日下銷售的。35℃——45℃的高溫下,巧克力都化成了液態,因此,當地一年中最炎熱的9個月都成為了巧克力銷售的淡季。一個銷售商開玩笑地說:雀巢巧克力都是被當作飲料出售的。這句話引起了雀巢印度公司主席兼總經理Carlo Donati的注意:“既然我們的巧克力都是在液體狀態下賣出去的,那我們為什么不直接賣液體巧克力呢?”。雀巢印度公司隨即推出了一款名為“Choco-Stick”的液體巧克力產品,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從此雀巢公司的巧克力產品在印度沒有了銷售淡季。
但是,在淡季銷售產品無論如何也無法和旺季相比這個事實是存在的,所以推出新產品與促銷時要考慮損益平衡,畢竟同樣的宣傳推廣費用在淡季所能達到的效果遠低于旺季,盡可能避免賠本賺吆喝的情況。
3、活動營銷拉熱市場
4、借勢吸引眼球
通常在淡季商品都是缺乏消費者關注的,此時可以采取一些借助熱點事件或制造熱點事件的辦法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關注的目光多了,自然增加了消費的可能性。比如某旅游景區在冬天旅游淡季時先向外界發布消息:當地一武術家要與動物園的“武林高手”獼猴“比武”比賽穿越障礙、攀爬、賽跑等項目。消息一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組織方把他們新推出的冬季旅游項目信息也巧妙地結合到了這個消息中,雖然最終在爭議聲中此次活動沒有實施,但已經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很多人都因此參加了該地的冬季旅游。
借勢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空穴來風,那樣只能適得其反,最好尋找消費者關心的元素打造借勢題材,或者借助已經發生的事件來展開營銷活動。比如某旅游景區就利用老中醫陳建民絕食挑戰世界記錄的事件,迅速展開營銷活動——邀請陳建民在自己的景區進行此次活動,同時配合宣傳,由此,景區獲得了超過平時幾倍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5、戰略性逆勢營銷
即使不逆向營銷,至少在淡季時也要做好基本的營銷工作,比如適當的廣告投放等。通常到了淡季企業的營銷活動基本都已停止,廣告大量減少甚至完全撤下,以減少開支,但是,淡季保持一定的暴光率是塑造品牌所必須的,因為,當一個品牌整個淡季都沒有接觸消費者,來年很容易被消費者所遺忘,品牌價值與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也很難進行積累。所以,在淡季時依然要保持一些基本的營銷活動,使消費者不至于忘記你的品牌,。
6、全國市場商品做好地域差異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