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買賣聽起來不錯:無限音樂播放,不收取任何數據流量費用。T-Mobile 推出的這項服務涵蓋了流行的 Spofity、iTunes 和 Pandora。T-Mobile 宣布,這些音樂 app 不會在占用你的套餐流量,你在 4G LTE
網絡上怎么消耗都行。
還有 Sprint 公司也是,該公司通過旗下 Virgin Mobile 新推出的預付費套餐包含:無限制訪問 Facebook、Twitter 和 Instagram,無限制訪問 Pinterest 只要每個月 12 美元。全部無限制訪問這四家網站每月則只需要 22 美元,多花 5 美元還另帶無限音樂服務。
Sprint 的套餐和 Netflix 有類似之處,是一種無綁定的可選購移動數據包,在標準的數據套餐之外額外計價,與有線公司的綁定式付款不同,后者的訂閱套餐包括所有頻道,用戶需要為一些實際上不想要的內容掏錢。這種可選套餐是有其道理的。但是,針對這種在使用某些應用時享有無限流量的新趨勢,一位著名的紐約風投卻有著極其悲觀的看法。USV(Union Square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弗萊德•威爾遜(Fred Wilson)認為,這種做法——他稱之為“零收費”(zero rating)——帶有歧視性,對移動互聯網創新是一種打擊。
“這種零收費的做法將移動互聯網搞得很像是有線電視,而不是開放的互聯網,”威爾遜寫到,“很快,創業公司就要被迫在上線之前(與運營商)就零收費的問題進行談判,因為移動 app 用戶將會被培養成只使用享有服務商零收費的產品。”
換句話說,他認為這種做法與 Netflix 的方式完全相反。的確,很可能會給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的創新者帶來一些嚴重的阻礙。
零收費App剝奪另一些App平等獲取用戶的機會
有線電視行業是這樣運作的:有線運營商與內容
生產商——比如迪斯尼、A&E、MTV——達成協議,后者將它們的電視頻道輸送到由前者控制的平臺上。這些運營商就像看門人一樣:消費者只能欣賞運營商提供的內容。和開放互聯網的模式相比,這是一種封閉的模式。愛荷華州的公共電視臺沒辦法自己將內容上傳到迪拜的有線電視平臺上。有線電視不存在服務器、瀏覽器或是 URL 之類的概念。
在威爾遜看來,零收費讓某些 app 更像電視了,實際上將某些服務變成了電視頻道。就拿 Sprint 的套餐來說,你實際上得到的是 Facebook 頻道、Twitter 頻道等等。要是想使用整個開放的互聯網——之前我們只是稱之為互聯網而已——你必須要支付更多的費用。對威爾遜來說,這等同于在用戶端的歧視性對待,相當于在運營端違背
網絡中立(net neutrality)原則。一些 app 或服務產品得到有限對待,而剩下的則無法享有平等獲取用戶的機會。
威爾遜認為,這種做法對于互聯網
經濟的平等主義(egalitarian)是一個存在的威脅,而平等原則恰恰是互聯網
經濟能夠繁榮發展的原因。“從 1995 年到現在,科技
市場上在一段時間里,任何人都能夠很容易地接入服務器,開始創業,”威爾遜在回復一位評論者時說道,“這種情況已經要結束了。”
數字時代的割裂
實話說,風投家們可能有私心在里面。無限數據包只能夠讓已經流行的 app 更加流行,擠占新近創業者的空間,而風投們往往投資了這些創業公司,寄希望于它們發展成為大公司。
威爾遜投資的公司并沒有那么糟糕。在 USV 投資的眾多公司中,Twitter、Tumblt 和 Kickstarter 都位列其中。但如果不能夠進入移動用戶的免費流量套餐包的話,想要取代這些平臺的創業公司在吸引關注和用戶時就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
不過消費者也可能不會像威爾遜擔憂的那樣選購“零收費”套餐。與有線電視行業不同,互聯網是以開放平臺的角色獲得用戶支持的,這種開放性才是許多用戶所期望的。將用戶的選擇限制在幾個流行的 app 上面可能有點過于狹隘了,因為這與互聯網的基本前提不符。
無處不在的看門人
盡管如此,app 還是作為一種封閉式的互聯網形態存在著。像蘋果和谷歌這樣控制著應用商店入口的看門人不大可能為彼此的 app 像網頁那樣加鏈接。Facebook 更是一個封閉式的互聯網形態,十億用戶的在線活動都在 Facebook 的圍墻里面進行。
不久前,Facebook 資助的非盈利組織 Internet.org 發布了一個 app,為贊比亞的移動用戶提供免費數據包,能夠訪問有限的幾個
網絡服務,其中包括谷歌搜索、Facebook 通訊以及有關
健康、就業和女權內容的信息。有數據訪問總比沒有好,但是《連線》認為:“為貧窮人口提供的互聯網服務……這讓人感到擔憂。這是另一種數字割裂(digital divide)。”
對于在美國地區使用零收費服務的用戶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只能在預先審核的單子上挑極少數的 app 來用。互聯網最理想的狀態是民主化的理想,上述情況實在是太悲慘了。從 app
生產者的角度來思考這種數字割裂也是很重要的。越是剝奪潛在用戶的一些可能性,app
生產者繼續創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從這個層面來說,并不僅僅是用戶會因為缺少選擇而痛苦不堪,整個行業都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