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才能獲得競爭優勢并一直保持下去?從長期來看,這取決于企業能否以比對手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構建起核心競爭力。
所謂核心競爭力,是公司協調不同產品的能力,以及把多種技術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公司的真正優勢,就在于管理層能夠把整個公司的技術和生產能力整合到核心競爭力中,使各項業務應對不斷變化的機遇。
確定核心競爭力
首先,你需要明確公司的戰略意圖。戰略意圖決定了公司存在的意義和目標市場。確定了戰略意圖后,再確定核心競爭力,以支持戰略意圖的實現。
你需要問自己: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這一核心能力,我們還能在業務上保持多長時間的領先地位?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這一核心能力,我們將失去多少機會?
這一核心能力可以讓公司占有不同市場嗎?
這一核心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多方面的價值嗎?
打造核心競爭力
一旦確定核心競爭力后,公司就要從3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投入所需的技術。其次,在各個業務單元中注入資源。這種做法可以讓公司在新業務發展上超過對手。最后,建立戰略聯盟。
發展核心產品
公司確定的核心競爭力與最終產品之間的有形鏈接,被稱為核心產品,即可以體現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或多個實物產品。
核心產品,可以說是能為最終產品增值的一些元件和組件。比如本田的汽車發動機就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它是本田一系列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之間的關鍵紐帶,它推動了公司最終的大規模生產。
分清核心競爭力、核心產品以及最終產品三者之間的區別至關重要,因為全球競爭在不同層面上遵循的規則不同。為了長期建立或者鞏固領先地位,公司很有可能要在各個層面上成為贏家。
制定戰略架構
對于多元化公司來說,如果其信息系統、溝通模式、員工發展、管理層薪酬以及戰略制定流程等,都受制于戰略事業部的組織界限,那么其核心競爭力就必然是不完整的。因此,高層管理者應該把大量時間放在制定公司的戰略架構上。
戰略架構必須具有活力,并創造出良好的管理文化、團隊合作精神、變革能力,形成資源共享、專有技能受到保護和以長遠眼光考慮問題的氛圍,這樣的戰略架構才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當然,所有這些問題都取決于戰略結構應該如何設計。對每個公司而言,答案是不同的。
核心競爭力是拓展新業務的源泉,應構成公司的戰略核心。公司只有在被視為由核心競爭力、核心產品和專注于市場的業務單元等多個層面構成的組織時,才能適應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