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是以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制造企業為主,從國內外企業轉移升級經驗看,中小企業轉行的對策有:一是,由低層次制造業轉為現代農業或現代服務業;二是,發展與先進制造業相結合的生產性服務業。通過產業鏈分工優化,促進中小企業向生產性服務業延伸,更有效地促進第三產業與第一、二產業的協調互動;三是,把傳統制造業轉成先進制造業。主要是打造兩條微笑曲線,一條是企業微笑,提升研發能力和營銷能力,一條是產品微笑,提升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四是,需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2、通過自主創新走高附加值道路,實現價值鏈升級
中小企業基于產業升級,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對策的有:一是,產業發展走高附加值道路。中小企業沿著產業價值鏈,向前延伸加強企業的設計、研發,向后拓展加強銷售服務、品牌建設,通過自主創新,加快發展具有高質量、高端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產業內的高端化發展和品牌建設。二是,實現價值鏈升級。一般價值鏈升級完整的升級過程是:LPNB(低價無名牌)進占邊緣市場到OEA(委托組裝)到OEM(委托加工)與ODM(自主設計生產)升級到OBM(自主品牌生產)到鏈條轉換的升級過程。
3、依托產業集群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就是引導中小企業企業圍繞產業鏈或企業自身的營運環節,調整產業組織結構,通過集群內企業的價值鏈整合,推動中小企業向優勢產業流動,優化空間布局,實現產業組織形式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向生產集約化、產業集群化的特色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基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有:一是,抱團升級和聯動升級。抱團轉型主要指集群內的中小企業通過合作研發和聯合打造區域品牌,使集群內企業向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轉移,實現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聯動轉型指通過集群內龍頭企業的成功轉型帶動與其配套的中小企業實現同步轉型,反過來,小企業要支持龍頭企業發展。
4、加快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升級,實現產業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攀升
危機往往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難得機遇,目前國際及國內市場正面臨著重新洗牌的過程,危機“倒逼”我國中小企業價值鏈向國際產業價值鏈高端升級。對于外向型產業而言,在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企業升級途徑,通常是先嵌入到全球價值鏈的某個環節中,然后沿著全球價值鏈實現升級,從低層次參與國際分工的戰略走向高層次國際運營戰略,由世界工廠的“打工者”向全球資源的“整合者”轉變。
5、創新驅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技術創新是實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需要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實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驅動,加快產學研密切合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