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果有O2O公司的創始人跟你說,我們現在正在燒錢,投資人沒有給我們規定盈利目標。注意了,有的投資人可能并不太喜歡這種想法。補貼在前期可以積累到很大的用戶基群,但一個賺錢的公司不能完全依靠投資去進行補貼,應該走出補貼盲區。
如果有O2O公司的創始人跟你說,我們現在正在燒錢,投資人沒有給我們規定盈利目標。注意了,有的投資人可能并不太喜歡這種想法。
在近日的世界O2O博覽會峰會上,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就稱,風險投資人是不喜歡補貼的。
風投眼中O2O的正確姿勢是什么樣的?
“上海有一個企業,兩個月就做了3000單,數字是很漂亮。但客單價20塊,發紅包也是20塊錢,訂單幾乎是免費的,這種惡性補貼是沒有價值的。”朱嘯虎認為,要關注訂單是不是健康,就要看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是不是能持續下去。
金沙江創投此前對滴滴打車、餓了么等O2O項目進行了投資,在朱嘯虎看來,“自發傳播才應該是O2O自身的特點。”
但是,O2O項目在起步階段依靠自發傳播仍然顯得非常艱難。找錢、投入、再找錢,已經成為一個循環。
朱嘯虎也坦言,這是中國商業特色,“像專車、代駕,你必須占據最有利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這樣才能持續。”
滴滴打車去年前3個月,補貼總額達到14億元。餓了么補貼時,每個月成本約一個億。所幸,打車和送餐行業的消費習慣正在逐步建立,兩家O2O垂直領域的領頭公司現在都已經停止了大范圍的補貼。近期,餓了么也在北京和上海將外送費從5元提高到了7元。
上門洗衣公司e袋洗目前仍在有針對性地進行補貼,CEO陸文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什么時候停止補貼需要看市場情況。盡管補貼取消之后,用戶增速可能會下降,但因為市場有需求,用戶之間也會傳播,因此用戶數量預期還是會有較大增長。
競爭慘烈的餐飲O2O市場還有多少風口?
送餐的另一家巨頭百度外賣負責人鞏振兵指出,對于外賣O2O的健康發展來說,包括錢、時間、資源在內的各種成本降低是個大前提,此外,還要解決準時率的問題。
“補貼是在加強用戶的黏度,轉變用戶的習慣。未來餓了么的補貼會有傾向,比如補貼月子餐。”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此前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透露。他指出,O2O送餐其實還沒有到風口,只能說是剛剛起步,現在重點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改變用戶習慣上。
據易觀智庫近日發布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在線外賣成交訂單高達1.76億單,同比增長340.8%。前兩名的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合計占超過七成市場份額,其中餓了么整體份額占比超過40%,美團以34.2%的份額排第二。
易觀智庫分析認為,2015年外賣行業競爭依然激烈。一方面,百度、阿里、騰訊以及京東等巨頭通過自建或戰略投資的方式深度介入外賣市場參與競爭;另一方面,相比線下高達萬億的餐飲外賣市場空間,互聯網外賣滲透率仍然較低,市場潛力巨大。
張旭豪稱,現在的餓了么就像是2007年時的淘寶,很多模式可能還看不清,但“我們肯定不只是一個送餐的。”
不只是餐飲業,在阿爾法公社創始合伙人許四清看來,今天的O2O就像剛開始出現互聯網時候的門戶網站。高頻次的生活領域發展出了一些很大的O2O公司,但是還有很多小的細分領域完全沒有滲透進來,比如技能傳授類。此外,教育也是O2O滲透率非常低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