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零售業要擁抱互聯網就必須要不斷適應‘懶人消費’習慣。”四川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認為,當前,受電商等新興商業形態來勢兇猛的沖擊,社區超市紛紛擁抱互聯網開啟O2O轉型之路,是為了開辟更多渠道,打造一個互補的閉環商業鏈條。
近日,四川區域社區超市龍頭“紅旗連鎖”與騰訊“微信支付”舉行了O2O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雙方共同宣布,將在紅旗連鎖近1800家門店正式上線微信支付功能,隨著微信支付的接入,過去找卡、刷卡、簽字確認的流程被大大縮短,也節省了現金支付找零的過程。“秒付”的體驗,不僅減少了用戶等待時間,也助力門店運營效率的提升。
“零售+餐廳式+個性化服務+O2O”的模式在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看來是紅旗的新業態,也是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的,緊接著還將推出專屬APP等全方位服務。
事實上,面對電商沖擊,傳統百貨業和大型商超也已經開始進入轉型“倒計時”,放眼全國,華潤萬家、世紀聯華、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早就開始“跑馬圈地”,放下身段,投身社區市場,推出O2O“便利超市”。
《2014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零售業繼續受經濟增速放緩和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大型綜超和超市銷售額整體增幅僅為8.7%,而便利店則逆勢增長,主要代表企業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8.2%,增幅在整個零售業中位居榜首。“便利店的優勢很明顯,有贏利點。”業內人士表示。
“便利店存在的價值不僅是打通線上線下的商品售賣,更是為了在未來將其打造成一個服務平臺,通過做實商圈,維護好1500至3000個社區顧客,在解決線上線下的‘最后一公里’的同時,也解決離顧客的最后一公里。”冉立春表示,在經歷了以連鎖經營為代表的實體零售階段和以電商代表的虛擬零售階段后,零售業正在步入虛實融合的O2O時代,將原先要么線上、要么線下的單一購物體驗全面升級、融合,將喚醒消費者潛藏內心的深層次、全方位的購物需求。
“曾經在大型超市等大型零售業態身邊,小便利店舉步維艱。如今因為電子商務疊加移動支付等原因,大型零售業間又競爭激烈,整體趨勢便是零售業下沉,這是更加靠近小區,靠近業主的便利店的一次機會。”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副總經理耿志軍坦言。
“社區超市由于面積小,成本壓力會小些。同時,由于便利店網點密集、貼近社區的先天特性,再加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慢慢轉變,從即時性、便利性、體驗性、服務性四個方面來講,便利店跟其他零售實體店比起來確實優勢巨大。”一家社區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而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如今,社區超市的概念已從功能相對單一的零售商店向著集合零售、餐飲、日常生活服務的多業態綜合性服務點發展。
“這些連鎖社區超市對用戶的需求已經能進行非常細分的準備,其便利特征恰恰符合如今互聯網思維造就的‘懶人消費’習慣。當然這些便利店也同樣被‘互聯網+’,O2O等概念裹挾,代收快遞、支付寶支付等都搭上了互聯網快車。”冉立春表示,目前轉型O2O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更有待于企業勇于“試錯”和市場的檢驗。
——本文摘自《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