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醫學美容要成為互聯網觸及的下一個金礦:千億級別的市場規模,接近30%的年復合增長率,卻尚未被任何巨頭染指——堪稱一片令人垂涎的藍海;與此同時,整形醫院們一邊為高企的營銷費用頭疼(這筆費用常常占到他們總營收的40%以上),一邊眼睜睜看著在門口徜徉的女孩們捂著錢包退卻——對于最擅長縮短營銷環節、提升渠道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這樣的局面就是對他們發出的最熱情邀請。
所以,他們應邀前來:到2015年上半年,關于醫美的app/網站已不下15家,各種特價醫美項目滿天飛,醫學美容的O2O平臺似乎很快就要出現,但,真是這樣嗎?
流量并非醫美O2O的制勝點
對于大多數O2O平臺和電商來說,流量是贏得競爭的核心要素,美團的貓眼電影分分鐘做到行業第一,京東向圖書、日用百貨等品類的擴張也因流量而無往不利。不過,在醫學美容領域,只有流量顯然是不夠的,去年年底上線的京東醫美匯,如今生意慘淡:880元的瘦臉針(比醫院價格便宜一半以上),成交只有個位數——這種景象在京東的其他品類難得一見,如果是某款手機比市場價便宜一半,只怕早就賣斷貨了。大平臺在醫美領域的碰壁不只京東一家,老牌女性網站PClady前不久推出的醫美app櫻桃幫,同樣成交寥寥。
原因何在?有三:第一,用戶對個人問題缺乏認知:我臉上的斑屬于哪一種?我的臉要顯瘦一點需要調整哪里?這些問題都需要專業意見。第二,用戶對醫美常識缺乏認知:瘦臉是該打瘦臉針還是該做面部吸脂?進口瘦臉針和國產瘦臉針區別在哪里?第三,用戶對醫生醫院水平缺乏認知,主流媒體上整形失敗的新聞層出不窮,哪里敢隨便嘗試呢?基于以上原因,如果像賣手機那樣直接把醫美項目信息攤在一個普通女孩面前,即便價格比醫院便宜50%,她也無從下手,不敢下手。
醫美O2O的核心是解決售前難題
可以說,用戶在下單前的認知問題,是醫美O2O必須克服的核心問題,只有解決大量醫美小白用戶的疑慮,才能幫助她們順利進入消費環節。比較容易想到的,有兩種方式:一是提供咨詢服務,一是提供社區交流。前者以悅美、真優美、美爾貝為代表,后者以新氧、美黛拉、更美為代表。咨詢的好處是,理論上可以做到個性化服務,針對每個用戶的問題給出針對性方案;社區的好處是,能提供真實鮮活的細節,幫助用戶預測手術之后的最終效果。
哪條路最好?從結果來看也許可以得出結論:最早做經驗分享社區的新氧步子邁得最快,已經率先拿到B輪融資。這其中很可能涉及到一個微妙心理:現階段的醫美市場,因為太多負面輿論、太多不規范的服務,用戶的“信任”非常稀缺——咨詢師的專業性和立場很容易被質疑,咨詢師的每一個建議都可能被視為推銷;只有大量真人頻繁交流的社區,才可能與用戶之間建立信任關系,只有真實用戶的消費經驗,才能指導其他用戶的消費決策。可以說,社區是醫美O2O繞不過的坎。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所有人都知道社區難做。怎樣才能贏得這場競爭?幾路神仙正在各顯神通:新氧與更美都是通過售賣返現來刺激用戶分享經驗,以每篇補貼300元以上的重獎來刺激發帖;而較晚上線的美黛拉,則另辟蹊徑,一口氣獨家簽下300多位網紅達人,依靠她們的帶動,來拉動社區活躍度——這種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紅利的運營方式據稱十分有效,美黛拉5月份宣布其社區發帖量已躍居第一。
將來的醫美O2O是一種怎樣的模式?恐怕現在很難有人清晰預見,作為一個如此特殊的行業,它必然具有醫美行業的鮮明特點,難以用其他領域的成功案例類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社區一旦建立起來,對后來者而言門檻頗高,也許,醫美O2O的終極形態,最終將從這幾家社區經營最好的網站中產生。
文章內容為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