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風暴下,“上門服務”不再是一個曖昧不清的詞匯,反而被打上了潮流的標簽。仿佛一夜之間上門按摩、上門美容、上門美甲,如雨后春筍般興起。電商讓中國消費者習慣了“送貨上門”,緊接著到來的是“送人上門”,用代替消費者跑腿的形式滿足懶人和忙人的需求。那么火爆的“上門風”又會給當下的O2O浪潮帶來什么呢?
市場細分,刺激上門服務百花齊放
在整個行業圈的不斷“洗腦”下,O2O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已經漸漸被大眾所接受,這個熱門的市場也被各路資本所追捧,動輒千萬美元級的投資讓整個行業像打了雞血一樣。不過,雖說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但O2O之前的模式卻未能讓消費者瘋狂起來,O2O很有成為“最后一公里”代名詞的意思。上門服務O2O的出現,基于其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特性,給消費者帶來更加清楚的認識。
家政服務是上門服務O2O中最先熱火起來的。“阿姨幫”、“云家政”均在14年底完成一輪融資;上門美甲因雕爺的“河貍家”被炒爆并延伸出美業O2O市場,成為一直以來的熱門話題。事實上,類似的細分服務市場還有很多機會,例如家電維修、水電維修等都與此有類似的市場環境。O2O正不斷向細分領域延伸,與廚師上門類似的按摩師上門也逐步被消費者接受,在市場和資本的作用下,等不了多久,就會看到家電維修、水電維修的上門服務O2O平臺了。在浮躁的O2O市場中,細分專注的O2O項目才是最務實的,上門服務的O2O才是與消費者生活結合最緊密的。
觀念改變,上門服務獲得生機
消費者對于上門服務的誤解由來已久。一直以來,受到影視中家庭醫生、私人顧問的形象的影響,“上門服務”聽起來很嚇人,很多人都認為這種“私人訂制”的服務肯定費用很高,因此望而卻步。再者,國人普遍對于陌生人上門有著本能的抵觸心理,處于安全性的考慮,人們對于上門服務一直處于一種觀望中的態度。
而事實上,隨著“先行者們”的嘗試,這兩個問題并不需要過分的擔心。目前的各類上門服務O2O平臺都處于前期的市場拓展階段,會非常注意服務細節和收費水平,所以現在只會給用戶更多優惠以為長期服務建立信任基礎,基本不會出現漫天要價的情況。同時隨著個體經營者加入上門服務的大軍中來,少了中間商家的抽成,相應的收費自然有著下降的空間。
安全問題確實值得警惕,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在O2O出現前,上門的服務已經非常常見,例如送快遞、送外賣、鐘點工、家教等等,本質上與現在的O2O上門沒有區別。同時,隨著各大巨頭們對于上門服務O2O的看重,形成一個成規模的O2O服務平臺指日可待,這對上門服務O2O行業是極大的利好。O2O平臺可以根據信用情況招納技師,甄別用戶,因為對于平臺來講,需要對用戶和技師雙方負責,用戶在擔心技師的時候,技師也在擔心用戶。在規范的資格審查下,杞人憂天大可不必。
巨頭切入,規?;脚_呼之欲出
預約上門美甲APP,上門洗車APP…即便上門服務打開了人們的大門,如此類目繁多的APP也走不進人們的手機中。這一點分類信息網站早已看的通透,之前美團和58都在瘋狂的推進自身的O2O服務,他們自己有服務入口優勢,一旦O2O服務成熟,只需要打通支付、SSO、廣告體系,就可以讓自己生態升級。這些平臺在服務流量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從團購、本地生活中起家的他們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生活服務商,這其中包括了不少餐飲、按摩、保健等商家。同樣的,這些資源也會吸引大量的垂直上門服務公司來尋求合作。例如美團推出不久的上門服務就迅速的接入了e家潔、趕集易洗車等上門服務商。最后,做團購這么多年,強大的地推團隊也是其能夠拓展更多上門服務的一大助力。
而一站式的入口也正是互聯網三巨頭BAT一直夢寐以求的,在這個背景下,BAT會陸續進入這個領域并亮出殺招,對于阿里來說這是電商支付延伸,對于百度來說這是生活服務搜索,對于騰訊來說這是生活終端入口。三大巨頭已形成完備的支付、售后服務體系,這將對上門服務有著非常大的保障。而且,由于綜合實力上的巨大體量,很多上門服務的商家愿意去抱他們大腿。目前三家均有著聯合地方超市、便利店、購物商城的戰略,將此戰略擴大化并輻射到更多的生活服務上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O2O自2014年一路火爆得不行,繼懶人經濟興起之后,各種到家的生活服務類O2O項目更是讓創業者看到了巨大的藍海。上門服務能否成為O2O模式落地的橋梁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