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成期∶從混亂中理順頭緒的階段,
團隊組建的初期
特征
團隊成員由不同動機、需求與特性的人組成,此階段缺乏共同的目標,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尚未建立起來,人與人的了解與信賴不足,尚在磨合之中,整個
團隊還沒建立規范,或者對于規矩尚未形成共同看法,這時矛盾很多,內耗很多,一致性很少,花很多力氣,產生不了效果。人員流動性大,情緒不穩定,溝通不順暢,執行力大打折扣。
目標
立即掌握
團隊,快速讓成員進入狀況,降低不穩定的風險,確保事情的進行。
此階段的領導風格要采取控制型,不能放任,目標由領導者設立(但要合理),清晰直接的告知想法與目的,不能讓成員自己想像或猜測,否則容易走樣。關系方面要強調互相支持,互相幫忙,此時期人與人之間關系尚未穩定,因此不能太過坦誠,(例如剛到公司的小伙子,領導問他,你有何意見沒有?他最好回答,我還需要多多學習,請領導多指點,如果他果真認真地指出缺點與問題,即使很實際,也許會得不到肯定與認同),此時期也要快速建立必要的規范,不需要完美,但需要能盡快讓
團隊進入軌道,這時規定不能太多太繁瑣,否則不易理解,又會導致絆手絆腳。
2.凝聚期∶開始產生共識與積極參與的階段,初步形成集體榮譽感與目標共同感。
團隊成員歸屬感漸漸形成。
特征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團隊成員逐漸了解領導者的想法與組織的目標,互相之間也經由熟悉而產生默契,對于組織的規矩也漸漸了解,違規的事項逐漸減少。這時日常事務都能正常運作,領導者不必特別費心,也能維持一定的生產力。但是組織對領導者的依賴很重,主要的決策與問題,需要領導者的指示才能進行,領導者一般非常辛苦,如果其他事務繁忙,極有可能耽誤決策的進度。
此時期,形成期暴漏出的問題正在逐步改善,不過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繼續深入解決。是一個團隊成長的最關鍵時期。打個比方,相當于黎明前的黑暗。挺過去,大片光明;不過有很多團隊都是死在黎明前的黑暗當中。
目標
挑選核心成員,培養核心成員的能力,建立更廣泛的授權與更清晰的權責劃分。
方法
此時期的領導重點是在可掌握的情況下,對于較為短期的目標與日常事務,能授權部屬直接進行,只要定期檢查,與維持必要的監督。在成員能接受的范圍內,提出善意的建議,如果有新進人員進入,必須盡快使其融入
團隊之中,部分規范成員可以參與決策。但在逐漸授權的過程,要同時維持控制,不能一下子放太多,否則回收權力時會導致士氣受挫,配合
培訓是此時期很重要的事情。
3.激化期∶
團隊成員可以公開表達不同意見的階段。激化期是以民主為基礎的,和一個
團隊的氛圍有很大的關系。有些
團隊不會經歷這個時期。這個和
團隊的歷史,
團隊形成的
文化有關。激化期有助于促進
團隊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良好
團隊氛圍的形成。
特征
藉由領導者的努力,建立開放的氛圍,允許成員提出不同的意見與看法,甚至鼓勵建設性的沖突,目標由領導者制定轉變為
團隊成員的共同愿景,
團隊關系從保持距離,客客氣氣變成互相信賴,坦誠相見,規范由外在限制,變成內在承諾,此時期
團隊成員成為一體,愿意為
團隊奉獻,智慧與創意源源不斷。
目標
建立愿景,形成自主化
團隊,調和差異,運用創造力。
方法
這時領導者必須創造參與的環境,并以身作則,容許差異與不同的聲音,初期會有一陣子的混亂,許多領導者害怕混亂,又重新加以控制,會導致不良的后果,可以借助第五項修煉中的建立共同愿景與
團隊學習的功夫,可以有效的渡過難關,此時期是否轉型成功,是組織長遠發展的重要關鍵。
4.收割期∶又叫成熟期。品嘗甜美果實的階段
特征
藉由過去的努力,組織形成強而有力的
團隊,所有人都有強烈的一體感,組織爆發前所未有的潛能,創造出非凡的成果,并且能以合理的成本,高度滿足客戶的需求。高效,穩定是這個時期
團隊的最大特色。
目標
保持成長的動力,避免老化。
方法
運用系統思考,綜觀全局,并保持危機意識,持續學習,持續成長。
5.解散期:團隊績效下滑,人員觀念老化,思維方式僵化。情緒開始波動,人員變動變大。
解散期是一個團隊的結束,也可能是一個新舊更替,新鮮血液注入的過程。團隊會走向新的開始或者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