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一醫院和市婦保院先后發出公告,決定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加上今年1月1日已停止門診輸液的市中醫院和新安國際醫院,我市目前宣布停止門診輸液醫院已增加至4家。
昨天上午,在市第一醫院門診大廳的輸液室,記者看到醒目的“停止門診輸液”告示。據了解,市第一醫院從2013年起就已將控制輸液作為門急診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醫生嚴格把好用藥關、提高患者對正確輸液的認知度,并由醫務科和藥劑科對相關用藥情況進行復核、監控、處方點評等方法,門急診輸液量從高峰期的日均600人次減少至日均300人次。“國家衛計委要求三級以上醫院的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為40%左右,但我院去年統計數字是46.69%。這說明進一步推進減少不合理輸液行為的工作仍舊重要,停止門診輸液迫在眉睫。”據第一醫院醫務科科長郁波預計,停止門診輸液后,去除兒科病人,該院的輸液人數有望降到日均100人次以下。
日前,市婦保院也正式發布公告,從3月1日起取消門診(除兒科)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門診患者原則上不予靜脈輸液。據悉,這項規定的落實主要目的是為控制不合理輸液的情況,對于確實需要輸液的患者,醫生將根據病情判斷,合理處置,而沒有取消門診輸液的科室也將逐步減少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此外,記者還從市中醫院了解到,根據2月份的統計數據,該院普通門診輸液保持在日均4人次左右,說明門診取消輸液的規定正式實施以來,輸液病人數確實有了明顯下降。
據了解,靜脈輸液是將大量無菌溶液或藥物直接輸入人體血液循環的一種治療方法,相較于口服劑型和肌注給藥危害較大。副作用中,最常見是輸液反應,即液體中若含有致熱源,會導致輸入者高燒、寒戰;長期的輸液會造成免疫功能紊亂,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為此,今年1月,省衛計委發布了《關于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三級醫院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嘉興日報)
近日,江西省衛計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藥械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用械工作的通知》,從十大方面對藥械管理工作進行規范,要求進一步推進臨床合理用藥用械,保障藥品和耗材使用安全。
江西省出臺的藥械管理的十招,名為合理用藥,實際可說是醫藥行業控費招數大全,包括了不少省份已經采取的措施:門診輸液、控制輔助用藥、限制抗生素,還有規范腫瘤藥的使用,用臨床路徑、診療指南下治療,可謂是招招對準高價藥,還有規范藥品藥品采購,又對準了醫療領域反腐。十個大棒之下,江西醫藥市場或將受到影響。
浙江現史上最嚴限抗令 三級醫院全面停止門診輸
為提高使用抗菌藥物的合理性,日前,浙江省衛計委下發《通知》,要求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同時,浙江省衛計委倡導逐步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三級醫院率先全面停止。
根據《通知》,除兒童醫院和兒科,浙江省全省三級醫院應該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兒童醫院、各醫院兒科及其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逐步減少,直至停止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所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就是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個級別。各級醫師均具有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權;副高級以上職稱醫師具有限制使用級處方權;正高級職稱醫師具有特殊使用級處方權。(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