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9月12日,任超一老師帶領大家到達深圳,開展了第24期超創營《高效流程篇》暨華為游學活動。學員們都非常珍視這次進入中國標桿企業的學習機會,不遠萬里從全國各地趕到深圳,跟隨超一老師一起走進華為。
然而,通往成功的路是不平坦的,通往深圳的路同樣不平坦!更何況我們的企業家們要在繁忙的企業工作中抽身,來到遙遠的深圳,其所需要的精力和時間是更加緊張的。其中有一位學員,機票買不到了,坐票也沒有了,他硬是在火車上站了兩天兩宿,7號從黑龍江齊齊哈爾出發,9號才到達深圳,前后共43個小時!其強大的學習動力震撼了我們所有人!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他的創業歷程,也許你會明白,這不過是他整個奮斗歷程中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創業初始
范偉強,黑龍江范偉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1988年出生,初中文化。17歲就自主輟學和父母在家種地。18歲的時候,從小就喜歡拖拉機的范總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全村第一臺比較先進的拖拉機。
20歲那年,范總又買了全村第一臺大型收割機。價值27萬,而他手里當時只有4萬。那時候國家的補貼力度很大,可是沒人敢買,都怕風險。但敢想敢做的范總橫下一條心——不管了,先交了定金再說!于是如愿以償得把收割機開回了家。有了這臺收割機,范總干活更加不嫌累了,最起勁的時候,連續7天7夜不停車,連和他一起干活的大人都被他的干勁深深折服了!憑著這股子勁,范總連續大賺3年!
24歲的時候,他承包下當地的一個商場,共27個商鋪。面對別人的質疑,范總只有一個信念:不干怎么知道行不行?憑著過人的膽識和毅力,范總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持續盈利!
接連碰壁
可創業的路上不可能平坦。商場經營到第三年,由于聘請的商場經理看范總不懂管理,于是向范總提出要高薪。范總一氣之下便把他辭退了。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商場運營中,范總陷入了困局。
禍不單行,勤奮的范總在閑暇之余還會去做一些零工,由于干活實在,老板逐漸讓他承包標段,可中間出了岔子,損失將近30萬!導致工人的工資開不出來。范總一狠心,把當初27萬買的收割機轉手8萬就給賣了。工人的工資開出來了,可他也賠慘了。但他不后悔,他說農民工的工資不能拖欠,我的錢沒了還能掙,要是人心沒了,我就徹底完了。
這時候又遇上一件雪上加霜的事:他在最難的時候還借給了兩個親戚7.6萬,然而現在他們也還不上了。
2016年,范總看到了網絡小視頻的發展前景,為了翻身,他拉著一幫人去了廣州,去了上海,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敗下陣來。經過一次次的失敗,他開始反思自己,走的路是對的,錯在自己身上,可是怎么改進呢?
結緣超一老師
范總很早便聽過超一老師的品牌運營課程,在接連碰壁后,他重返超一老師的課堂,并提出發展黑龍江大米的想法。超一老師經過分析表明發展前景很好。
提到做大米產業的原因,范總說現在互聯網紅利已經過去,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已經對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形成壟斷態勢。要想賺錢,還得務實。
黑龍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地的黑土地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莊家的生長。同時當地較大的晝夜溫差能夠讓平均氣溫控制在21到22攝氏度,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最易于優質水稻品種的形成。再加上純凈無污染的灌溉用水,保證了優質大米的產出!
為此,范總最終決定做原生態鴨稻米,同時,鑒于現在全國大米行業基本飽和,范總認為必須從單品突破,打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經過超一老師的建議,范總為自己細分到了母嬰領域,專注生產讓孩子更加健康的大米。
鴨稻米是生態有機大米的一種種植模式的簡稱,即在插秧15天左右的稻田里放養出生20天的小鴨,只有無化肥、農藥殘留的有機生態環境才能保證小鴨安全長大,同時,鴨子在田間活動可以起到活水、除蟲、施肥和除草的作用,無需使用化肥和農藥。動物和植物同生共做,一年稻一批鴨,相輔相成。因此,鴨稻米是立體生態農業種植出的生態大米。
站在當下,展望未來
2017年9月7日,黑龍江范偉強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范總以探索研發學習的心態,在超一老師的指導下,整理出基地、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物流一整套發展體系。范總說,未來他要把公司做成一個集團,把鴨稻米銷往全國的每一個地區,要讓他的基地入駐企業千家以上,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吃上來自黑土地的健康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