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出資2.14億美元(約合13.13億元人民幣)入股京東,獲得京東15%的股權。并在后者上市時追加認購5%的股權,從而成為京東重要股東和戰略合作伙伴。這件事看似偶然,但在資深媒體人、企管天下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任超一眼里卻是一種必然。
“騰訊入主京東,為的就是摒棄自己不成熟的電商基因,然后整合京東的電商優勢和騰訊的社交優勢,協同發展,這樣,騰訊可以發展自己屢屢受挫的電商行業,京東也可以利用騰訊社交方面的優勢,繼續拓寬市場,而這也體現出了品牌定位營銷中的二元法則和專注聚焦法則。”品牌戰略專家任超一用品牌定位營銷專業知識分析時說道。
騰訊一直想在電商行業有所作為,但自己沒有電商基因,做不起來,怎么辦呢?騰訊選擇了摒棄自己不擅長,不再強制自己進入電商行業,先給自己做減法,然后整合電商行業的二三名,發展伙伴,再和他們做加法,專注聚焦,利用彼此的優勢在電商領域協同發展,所以騰訊選擇了京東。然后利用自己在社交領域的優勢,相互促進,這樣騰訊就可以在電商行業真正立足了。
做減法,專注聚焦把握核心基因
“2010到2012年這三年間,格力、海爾、美的累計收入都是2200多萬元,但是格力的利潤率在0.69,海爾的利潤率在0.3,美的的利潤率在0.4。為什么格力的利潤率等于海爾和美白的總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格力專注做空調,而海爾則在做電腦,冰箱,空調等電器,美的也在做微波爐、電飯鍋等家用電器。正因為格力專注聚焦,把握住了自己的核心基因,把空調做到極致,格力的利潤率才會如此龐大?!?/span>
“騰訊也是如此,它最初是做社交的,一直在做電商,但一直以來都是鎩羽而歸,而這次騰訊選擇先做減法,摒棄掉自己不擅長的電商領域,然后立足自己擅長的社交領域,再尋求突破。而這也是騰訊品牌定位的重要一步?!比纬环治鰰r說道。
2014年,是互聯網快速發展最重要的一年,特別是微信的崛起,伴隨著微信支付的退出,使得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優勢進一步突顯。騰訊不斷豐富電商生態,就是了自己入股大眾點評、入股京東等舉措做著準備。正如任超一所說,騰訊將會在O2O領域進行更加強有力的布局,而騰訊入主京東將會是騰訊強有力布局的重要一環。
做加法,整合優勢再次發力
“成熟行業都會有兩家龍頭企業,這就是成熟行業的二元法則,比如說方便面行業是康師傅和統一,白酒行業是茅臺和五糧液,牙膏行業是高露潔和佳潔士……其實,不僅成熟行業都會有兩家龍頭企業,而且每家企業都有其核心基因,也就是企業DNA,比如說新浪就是靠做財經起家的,所以他做財經就非常出色,微博也是新浪第一個提出的,所以也最火。騰訊基因在社交領域,所以騰訊做電商一直是屢敗屢戰。現在電商行業還是被阿里巴巴一家壟斷,京東雖然排在第二,但是和阿里巴巴還是有著很大差距,更不必說其他垂直電商平臺——一號店,銀泰等,這些和阿里巴巴更是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京東想要迎頭趕上阿里巴巴,它就必須尋求和其他企業的整合互動,正因為此,京東才會找到一直在電商行業有所圖卻未得勢的騰訊。這就像幾年前的搜索引擎一樣,一直是百度和谷歌并駕齊驅,隨著政策的影響,谷歌逐漸退出了中國市場,這么多年來一直百度獨大,其他三家,搜搜、360和搜狗開始登上搜索引擎的舞臺,開啟爭搶搜索引擎的第二名,二三四名和百度差距太大,任何兩家加起來都能打垮另外一個,進而向百度的霸主地位發起沖擊。而現在的騰訊和京東的合作也是為了使其在電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進而向阿里巴巴宣戰?!?/span>
正如任超一所說,騰訊和京東的整合優勢再次發力從入股那一天就開始了,騰訊電商旗下的拍拍電商部門和QQ網購以及配送團隊全部整合到了京東;而易迅也會和京東展開深度合作,而京東也會投資易迅,讓易迅成為其少數股權的股東。相對的,雙方的人才輸送也在進行,騰訊總裁劉熾平也進入到了京東董事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騰訊和京東將會在電商領域創造出一個讓世人驚嘆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