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硝煙之戰——4G運營策略》
課時 主要內容
2課時 引題:關于4G的8個猜想
流量激增,流量使用不均衡現象呈現幾何級數的倍增
新類型、巨耗流量的OTT業務會出現
手機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定向流量套餐泛濫,去號碼化將更加突出
對網絡的速度的追求,變成對持續穩定的追求
從購買通信服務,向購買流量服務轉型——有效地配置流量消費,包括在不同的運營商和不同的互聯網應用上
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演進速度進一步加快,更加凸顯運營商的慢節拍
更加開放和合作的機制將浮現——別做舊時代的貴族
預測:4G網絡將顛覆8個行業
電信行業格局將發生改變
手機廠商可能再一次洗牌
有線電視或許會被淘汰
視頻網站迎來利好
在線教育將會獲得巨大發展
平面媒體將再度受到沖擊
家電產業會迎來洗牌
汽車智能化產業大有可為
3課時 思考:4G時代哪些影響用戶體驗短板?
第一模塊:4G格局——運營商格局將有所改變
暢想:4G是一條什么樣的路? 4G之路上能跑些什么?
解讀:4G各方博弈現狀,三大運營商4G大猜想
剖析:4G帶來的運營格局的變化
策略仍是以終端拉動放號,以應用拉動流量
第一節:4G時代用戶需求特點
信息化
娛樂化
商務化
行業化
網絡覆蓋全面化
第二節:4G數據業務發展趨勢
圍繞應用商店生態圈成為重點
位置服務引領移動互聯網創新
線上線下聯系更加密切
多頻多模手機是發展主流
手機廣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強勁增長的中國手機游戲市場
解讀:定位應用
下一代移動互聯網展望
滿城全是應用商店
滿城全部是Xphone!
云計算上擺得是什么貨品?
3課時 第二模塊:航標助航——國外4G運營成功經驗分享
“創新型”發展策略:NTT DoCoMo
“穩健型”發展策略:Vodafone
“跨越型”發展策略:Verizon
網絡建設:快速擴大覆蓋面,以應付激烈的4G用戶爭奪戰
管道智能化
TeliaSonera公司和Telstra 4G都強調兩層的網絡戰略優勢
客戶主要以技術愛好者與高端客戶為主
LTE與行業應用相結合
Teliasonera在LTE商用初期及后期的推廣舉措
Verizon在LTE網絡推廣中的戰略
比較性營銷成為營銷主流
Teliasonera的4G業務比較營銷案例
Verizon經驗:快速建網,加強產業鏈合作
DoCoMo經驗:順應市場變化,調整資費模式
SK電訊經驗:差異化服務,凸顯LTE價值
6課時 第三模塊:國內運營商4G運營策略探討
4G運營難題:
第一節:4G運營——不得不破除的五大短板
4G手機數量較少價格偏高?
4G資費仍不便宜?
4G技術并不成熟,網速慢?
4G如何開辟新的盈利點?
4G如何讓客戶買賬?
第二節:國內運營商的運營策略探討
覆蓋為王
分層布設和使用
終端——更聰明,更便宜
如何設置4G套餐
第三節:“得終端者得天下”——3G和4G不變規則
縱向:不斷延伸鏈條,產業鏈不斷拉長
橫向:不斷深化分工和擴展協作伙伴
案例:LTE智能手機在功能方面關注的焦點是
是否支持語音功能
CSFB:切換到2G或3G的電路域上實現
VoLTE:在LTE上直接承載語音業務
SRVCC:是一種介于前兩者之間的語音實現機制
SVLlE:采用2個接收機和2個發射機的智能手機
第四節:構建4G完整的應用生態系統
案例:SK電訊創LTE用戶數增速奇跡
LTE視頻通話
視頻點播LTE流媒體
“電子智能學習(Smart Learning)
“智能健康(Smart Health)”
高清視頻服務“Hoppin”
LTE網絡游戲-“T freemium”
探討:新老業務交替,需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第五節:運營核心問題-資費定價
資費定價要素
市場定位、用戶需求、盈收模式和網絡特性
經驗借鑒:
獨立的LTE資費體系
新加坡電信在原來3G上網卡資費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檔4G上網卡資費套餐“至尊75”
“分檔包月”的資費模式
不區分網絡制式定價
韓國SKT、KT兩家運營商4G的標準資費單價僅為3G的40%
有一定的封頂設置要求
日本Softbank、NTT docomo:流量費用雙封頂
思考:后向收費模式如何有可能逐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