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的蝸居似乎在不自覺的練習屌絲的行為,偶然的一個觸動讓我放下正在拖地的拖把,看著衣柜鏡子中的自己,一個念頭很強烈的在提醒著我,你還活著,你還能干活,你還有思想,可是你還在堅持已經更迭了環境的念想,在新的環境中還在保持著昨日的幻想,幻想是夢想嗎?是夢想的一部分嗎?都不是,是一種桎梏,束縛了當下的思想。
放棄幻想,重構夢想!既然上蒼沒有收走我眼中的最后一絲光明,其實就是給我機會,如何珍惜這些?如何珍惜當下?如何珍惜身邊的人? 如何讓光陰不再虛度?如何讓迫切的希望得以構建新的夢想并開始追夢實現夢。在亮劍中對李云龍的魂魄精神感動的熱血沸騰,對他的語言能力和行為激動的無以復加,“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有資格活著”。怎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不怕死?不怕死的人怎樣活著才有資格有自尊有人格有信念地活著。。。?一連串的自問,讓我無法回答自己。有句歌詞忽然在腦海中閃過,那是劉歡老師的歌聲“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雄厚與滄桑讓我感覺到了男人的力量,這是我需要的力量。
在期待與堅持中,我忽略了自己的思想,抱殘守缺,忘記了創新;固步自封,忘記了已是時過境遷;不后悔是一種態度中國文人崇尚“外尊儒道,內修老莊”,順境自然風生水起,逆境也能寵辱不驚。蘇東坡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個典范,也是我愛極了的一個人物。
某天蘇東坡在花園里和朋友小聚,他撫著自己的肚皮笑問眾人,你們說這里有什么啊?有人答滿腹詩書,有人應治國良策。唯有侍妾朝云道:夫子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的一生也是不合時宜的一生。他有自己的信仰和堅持,更難得是他有恬淡的態度對待周遭的一切。他從未后悔過。
不知何時起, IT人光鮮不再,IT民工、碼農的自嘲多少透露出些無奈。尤其年齡漸長的老IT們更面臨諸多危機,不留意就會被沖勁十足的后浪拍在沙灘上。這個紛繁多變的世界里,執著的IT們在有些人眼里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起來。
我也在用自己的行為藝術并不藝術的向我的周圍至親在展示著一個想法所付出的代價,其實我也在踐行自己的能力在測試著自己的生存籌碼。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自然規律中,我不能迷失自己,更不能妄自菲薄。那么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么呢?職業規劃有點像打牌,有的人牌好,有人的牌好像不咋地,可打好了照樣能贏。唯一和打牌不同的是,別太在意別人的牌和打法,不管什么牌都努力經營,你要贏的目標是過去的你。 那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如何好好經營呢?我覺得還是要挖掘、培養并持續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什么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沒人能告訴你,只有靠你自己不斷的探索和調整。和很多人一樣,對很多事情我也沒有清晰的想法。我在不斷的質疑、探索和嘗試著。在努力的找尋和調整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也在加深拓寬技術能力之外,意識到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格外重要。或許結果并不如我的期望,我不會后悔。因為我嘗試過,我努力過,我堅持過,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