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流程,認為流程不重要,有靜態的公司制度,卻缺少動態的流程執行標準
經驗主義的標準,沒有理論支持團隊效率低,員工忠誠度差
沒有標準,管理混亂,多變
沒有規模效應,越來越累
員工職業化程度化低,沒有訓練
感性用人而非數字化量化,沒有倫理標準
長松企業組織系統觀點:
企業管理建設一定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的企業管理組織系統:
1.深入學習指導思想、理論、原理,任何不懂原理的管理者,都沒有辦法駕馭系統。
2.進行必要的流程再造,同時確保流程的執行力。
3.建立必要的信息化標準體系,沒有信息化標準體系即意味著企業沒有統一的信息化時代下的行動準則。
4.建立個性化的企業管理組織系統,并且有能力做到過程管理中優化。
5.運作流程化、精細化、信息化,全過程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6.用企業管理組織系統去培訓員工,達到全員認同與全力支持。
【有戰略,但執行不力,貫徹不徹底】
當前,企業最流行的就是戰略,有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但往往是空洞的設想和規劃,卻沒有執行規劃的詳盡路線圖和時間表,最關鍵的是沒有保障規劃實現的具體措施,因此,所謂的戰略就是流于紙上的“宏偉藍圖”罷了。
【有目標,但壓力不大,落實不到位】
很多管理部門都習慣于到時下達目標,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度目標,上級向下級下達目標、下級再向下級下達目標,目標成了空洞的數字而已,不能將目標逐時、逐項、逐人分解落實,因此壓力不能層層傳遞下去,目標成了一紙空文。
【有制度,但監督不嚴,有人鉆空子】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管理的需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會沉積大量的規章制度。制度越多越復雜,執行起來往往找不到參考標準,容易流于形式,產生“多頭”管理,因此監管很難。看似規范、法制化的管理卻最沒有可操作性,容易有人鉆空子。
【有流程,但存在扯皮,效率低下】
為了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企業建立了大量看似完善的生產、工藝、財務、服務等流程,但卻沒有建立起流程之間的有效控制系統和內部客戶鏈關系(即下道流程是上道流程的客戶),商戰名家推出會員卡了,出現流程之間的脫節和扯皮,致使效率低下。
【有組織,但條塊分割,本位主義】
隨著企業的發展,部門越來越細化、職能越來越分解,但組織的緊密性卻越來越差。各部門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清晰,銜接越來越不順暢、溝通障礙明顯、協作成本增加、內耗變大,各部門之間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
【有績效,但流于形式,獎罰不力】
企業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是好事,但企業在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后會出現使獎罰流于形式的現象。績效往往會變成隔靴撓癢,考核的多是軟指標,沒有真金白銀來得實際。企業管理信奉的是以數字說話,真刀真槍、獎罰分明。
【有人員,但人心渙散,貌合神離】
企業壯大之后,面臨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凝聚人心。企業容易形成管理真空。企業要避免這一點,就要真正做到“將支部建在連隊上”,也就是要把企業的文化建設放在基層、放在每一個班組,讓員工當企業的主人,凝聚在企業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