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企業領導與民主決策的關系
1、企業本質與決策主體
2、企業民主與決策的關系
3、企業領導者在民主與決策中的作用與價值
4、案例分析:《羅伯特議事規則》
第二部分 企業民主與決策
1、民主至少是一種不壞的制度
(1)民主,是廣泛意義的民主,不是針對某一個人
(2)民主,是企業員工激勵的一種容易被忽視的形式
(3)民主的價值,就是使企業更加健康
(4)民主針對的是整體,不是局部
(5)民主至少是一種不壞的制度
(6)案例分析:企業民主決策失誤的后果
2、企業決策
(1)決策,隨時存在,直接決定經營與管理效果
(2)決策,是大多數人的決策,不是某個人的拍板
(3)決策的形式,不拘一格
(4)會議決策,是決策的基本形式,也是重要形式
(5)案例分析:企業決策,為管理者的價值排序
第三部分 會議管理與決策
一、企業常見的會議形式
【會議種類】常規會議、特種會議、專業會議。
1、常規會議
(1)股東會或股東大會
(2)董事會
(3)監事會
(4)總經理(或總裁)辦公會
(5)管理人員(決策層)會議
(6)員工大會或員工代表大會
2、特種會議
?。?)籌備會、見面會,或叫會見會
?。?)談判會
(3)洽談會,也可稱懇談會
3、專業會議
(1)人力資源專題會議
(2)財務分析會議等
二、企業會議常見問題
§會議準備不足。寄希望會議解決問題,又沒有相應措施準備。
§會議形式錯誤。參加人員、主持人錯位;行政職務代替決策判斷;不善于通過會議解決決策問題。
§會議缺乏嚴肅性。主持人沒權威,不善于用會議權力。
§會議容易跑題
§會議沒結論。
§會議推遲或拖延。
§會議沒紀要。
§會議沒跟蹤。
案例分析
三、企業高效會議之道
1、會議如何準備
2、會議如何選定場所
3、會議的基本規則如何建立
4、會議的成員確定與座次安排
5、會議氛圍如何確定
6、如何確定主持人
7、如何開場
8、如何主持高效會議
9、如何把握與會成員的各種觀點
10、會議議題如何確定?如何分解分議題?
11、會議紀要如何記錄?誰記錄?
12、會議如何避免跑題
13、會議如何集體決議
14、會議如何得出結論
15、如何進行議題擱置?如何休會?
16、如何避免人身攻擊
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與現場演練點評
第五部分 企業會議十項基本規則
1、任一時刻只能有一人發言,征得主持人同意,取得發言權才能發言。避免會議爭吵無序。
2、意見相左輪流發言。先問立場,相左優先發言。預防主持人利用其身份操縱會議。
3、發言必須以主持人為對象。防止相互人身攻擊。
4、同時只能有一個議題。一旦一個提議被提出來以后,它就是當
前唯一可以討論的議題,必須先把它解決了,或者經表決同意把它先擱置了,然后才能提下一個提議。
5、必須請反方表決。必須進行正、反兩方分別的表決,缺一不可。
不可以正方表決后,發現已經達到表決額度的要求,就認為沒有必要再請反對方表決。
6、辯論必須圍繞當前待決議題。發言人言論顯得與議題無關,其他成員已表現出反感,發言應該制止。
7、議題可拆分。一個待決議題可被分成若干小議題,而且與會成員傾向于就其中小的問題分別討論,可提議將議題拆分。
8、改變一個既成決議比通過一個新決議需要更大努力。這是為了避免由于類似出席人數變化因素所可能導致組織決策不穩定。
9、一屆會議期間,一旦會議對某一議題做出了決定,同一個議題,
或者本質上同一個議題,不能再次討論。
10、決策之前,誰都是決策的主人,都可以說話;一旦決策制定下來,誰都是決策執行的奴隸,無理由、無條件執行。
第六部分 會議如何投票與表決
第七部分 會議如何形成結論及會后督導
第八部分 現場演練完整會議流程及講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