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對于企業來說,就猶如工具對于人。《論語》早已講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家的工具就是組織,能否用好組織是決定企業發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創業家也可以稱作老板,在創業時期通過敏銳的觸覺和獨特的策略捕捉到當時的商機,他們往往事無巨細都親力親為,這樣的行為保證了企業創業階段的成功。當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業家要面臨更為重要的決策性事務時,就必須放棄很多具體的管理工作,這些工作也成就了職業經理人。可是創業家畢竟割舍不下促其成功的革命工作,所以經常關心基層和中層的工作、動向和期望。老板對基層的關心并沒有錯,關鍵在于老板收到反映的問題后怎樣處理,多數創業家或多或少還是會不通過正常的程序越級管理。越級管理造成的影響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職責錯位,否定了權威,削減了熱情。這些都是表面問題,其實質暴露了企業的組織成長滯后甚至缺失。
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從企業的最高領導開始
創業家與企業家的不同在于企業家能夠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從一個創業家成長為企業家,不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也不是一種必然,而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創業家在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斷地蛻變,是必須隨著企業的成長不斷蛻變的。這種蛻變的過程對于創業家來說就是把個人的成功經驗形成特定的業務模式與組織模式。當業務模式與組織模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取得成功的時候,才可以說創業家完成了向企業家的蛻變。
企業家往往擁有過客的心態,客觀的把自己擺在企業的歷史中要求自己。所以創業家也就是老板要有科學管理意識:首先,要認識到雖然是自己創造的企業,但企業一旦被創造出來,他又必須依照企業管理的規律辦事,不可以隨心所欲。
其次,從組織結構進行調整。組織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組織是為企業的戰略服務的,在組織設計中要體現出效率優先、對事不對人等原則。
第二、充分運用組織的權力分配模型
組織的權力分配模型由組織的決策層、管理層、實施層構成。在組織設計中,根據公司的人員情況,對企業的權利進行有效的分配,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
賦予企業領導人在核心業務的參與職能。成長型企業的特點在于領導者的參與性強,市場效率高。企業領導人往往都是從最初的市場或生產的摸爬滾打中煉就出來的,剝落他們對核心業務的參與,無益是宣布了組織變革的失敗。
重視組織的規范化、專業化程度。快速成長企業的管理制度、責權分配不太清晰。在組織建設過程中,關注組織的規范化運作是解決越級管理的重要途徑。
第三,重視流程的梳理與優化
快速成長企業的流程可能未能標準化。由于高速發展,所以往往缺乏一套體系化的流程加以規范,導致員工缺乏遵循的依據,工作多以個人經驗為標準,隨意性很大。加上流程的功能較低,成文的流程大部分是各部門編制的部門級內部流程,跨部門的流程很少。流程大部分規范一些簡單的日常辦公活動,與業務運作和管理緊密相關的業務和管理流程比較少。
流程的執行缺乏強制性也是成長型企業常常遇到的問題。相關部門的權責與角色不明確或界定模糊;部門與部門之間或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職責內容與合作方式缺乏統一的規范,導致工作流程中的有些部分不同的部門或角色重復操作,造成資源浪費,或者工作流程中的有些部分由于權責不明確而導致無人實施。無成形的績效考核體系,對一些關鍵流程也沒有設置考核指標,流程考核指標的缺失導致了流程缺乏執行的指導性與管理重點。
解決方法首先可以從流程體系展開——建立流程清單、流程描述、流程責任和流程管理制度。根據方案,統一每個部門流程描述的方法并明確責任,使得流程真正具有可執行性,減少工作中責任推諉的現象。這樣流程的每個環節的工作都落實到了具體的部門和崗位。
第四,重視信息化的進程
成長型企業信息化中最關鍵有兩點:第一點是決策層的支持力度,第二點就是人員的素質及是否遵守流程。在這其中最大的障礙是意識問題。許多成長型企業并沒有了解信息化能為企業帶來的效益,成長型企業應該從高層切入信息化,企業接受信息化的理念,應該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
在成長型企業的信息化應用中,大部分的企業并沒有整體應用信息化系統,只是根據自身眼前最基本的需要,應用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極少的模塊,最常見的就是進銷存模塊了。成長型企業應該按照實際需求逐步增強信息化應用水平,但是并不代表最初必須選擇價格最低的產品,而是應該使其符合現有的企業規模和需求。成長型企業在部署信息化戰略時要從全局出發,充分考慮到長期發展的可擴展性和適應性,同時要考慮到信息化投資的總擁有成本,避免更換系統所帶來的成本損失。在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分階段制定信息化建設目標,首先取得每個階段的信息化建設的成功,才能步步為營實現企業整體規劃目標。各個企業的信息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是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即可。因為IT技術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企業的變化速度也很快,所以一定要按照現在已有的情況進行信息化建設,然后隨需應變,不斷地進行修改。必要時可以請管理咨詢公司進行第三方監督和輔助實施,這樣可以降低風險和成本,減少磨合時間,提高成功概率。
古人講:一葉而知秋。我們也可以通過越級管理而知道成長型企業的組織成長狀況,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企業進步的源泉,通過組織模式與組織方法的提升才是解決企業進步的恒久源泉。組織模式的提升可以通過企業家自我超越、組織構架建設、流程優化與重組、信息化的應用來進行,但只有系統的提升與改善才能真正達到組織成長、成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