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曾就這個問題寫過一篇文章,也即是在提取完成各部門KPI后,要著手進行的各環節管控工作,包括指標的數據收集、指標的進一步分解到員工、以及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溝通和協調問題的處理等等。這里的很多工作,都是需要通過會議來處理和解決的,這就涉及到了這些會議的準備工作、參會人員、會議內容等。上次的文章中,提及了每周例會和每月經營會議,這次輔導企業開展此項工作,又再次思考這個管控的全流程,除了上述兩種方式,還有另外一些管控的方式,包括每季的考評打分、半年的述職會議、年度的總結會議等等。下面分別介紹它們各自的功能作用。
一. 每日例會
時間:每天進行,一般早上上班之前召開,時間不會長,大體上十分鐘半小時以內。主要是生產型企業中的生產部門、餐飲和零售百貨店的服務部門等;
內容:稍微總結一下昨天的工作,重點說說今天要注意的方面,另外就是鼓勁加油打氣;
準備:回顧昨天一天的工作,好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思考今天要注意的地方,可能會出現的特殊情況等等;
主持與參與:部門負責人主持,全體部門人員參加。
二. 每周管理例會
時間:最好在每周一下午進行。各相關部門可利用周一上午時間準備相應問題提案。有些公司將此類會議放在周末下班之前進行,不是太理想。一是周末的時候,相關總結工作也還沒有完成,還沒有足夠時間去思考和準備相關問題;二是到了周末,人心也都比較散,心里已在想著下班回家的事情,也難以集中力量處理這些問題;
內容:圍繞公司和部門KPI,協調與處理各領域與各職能之間的管理問題,包括指標數據采集過程中發生的不認同事宜;運行KPI過程中的跨流程資源的協助與支持,例如開發新客戶是否需要集體評審、新產品項目進度的時間節點要求、人員不足而需要人力資源部給予招聘和調配的事宜、人員能力達不到要求需要置換或者需要培訓的事宜、物料采購不及時、PMC排程不系統造成的交付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可通過該會議解決和協調;
準備:會前,由公司運營部門,收集各部門需要處理的事項,匯總后在會議上呈現,并現場討論解決;
主持與參與:公司管理部門主持,例如總裁辦、企管部、人資部。最好能采取輪流主持的方式。參會人員主要是各一級部門負責人。副總及以上人員可以不用參與,有特別需要的,提前通知。當然,有些公司為了減少會議的頻次,該會議就只由公司高層參加,會上列出需要解決的事項,并在會議上協調,結束后各自分管的領導自行處理。
三. 每月經營會議
時間:每月一次,周末休息的一個半天,最好是在上月財報出來后進行;
內容:圍繞公司經營指標,檢查完成的情況,找出差距和問題點,在分析的基礎上找出改進方案,并推動落實。這些指標,無外乎銷售額、訂單、利潤、回款等,以及衍生出來的新客戶開發、新產品開發等指標。會議主要目的是分析這些指標完成好的和不足的方面,并找出解決的思路。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會議,商量重大發展方向的事宜,例如戰略投資、組織結構調整、人事變動、流程優化等;
準備:會前,由運營部門收集公司指標數據的執行情況,經分析后制作成PPT,并在會上呈現和討論;
主持與參與:由總裁辦主持或者總經理直接主持。參加人員限于公司高層,需擴大的會議,提前通知相關人員。
四. 每季考核打分
時間:每季度初進行;現在企業設定的考核周期基本上按照每季一次進行。我輔導的企業一般是每年三次,因為遇到春節放假等因素,所以是上半年一次,下半年每季度各一次;
內容:圍繞當初設定的KPI,根據標準打分,并按分數高低和等級比例約束進行排名;同時反饋結果和改進方向;
準備:事前準備相應的數據和證據,并由人力資源部收集資料以便打出準確的分數。同時,各級管理者還要準備談話的資料。另外,這類績效反饋的事情,因為有著高度的技巧和風險,所以最好能由人力資源部統一做這方面的培訓和講解。
五. 半年述職
時間:每年七月上旬進行;該項工作,其實就是一次半年的工作總結,只是形式和內容更加的豐富;
內容:就上半年完成工作的情況進行陳述,包括職責履行情況、KPI完成情況、組織建設、個人能力提升等;好的方面及不足的方面等;同時講解下半年的工作規劃和計劃。述職過程中,要由評審小組打分;述職結束后,還需要進行結果的反饋和談話;
準備:此項準備工作會比較復雜一些。要提前設定模版,完成WORD文檔,還要轉換成可講解的PPT。同時,要提前成立述職小組,安排好述職的程序等。時間上最好能安排的充分一些。大多數情況,都會超時;
主持與參與:由總裁辦主持。事前根據公司管理層級,分別進行述職。
六. 年度總結會議
時間:每年元月上旬左右;這個年度總結會議,一些公司也叫做年度員工大會;
內容:上一年度工作的整體情況,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其中更多的是要說的是不足的方面;新的一年的目標和期望;有些公司還會利用這個時點,進行表彰先進的活動;
準備:由總裁辦寫一份全年的工作總結。相當于是發言稿;
主持和參與:一般情況,公司總裁辦主持,最高領導講話。全體員工參加。如果公司規模偏大,如超過1000人,則可分領域或單位分別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