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分析并不是做一次就一勞永逸的,而是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優化和修正。所以我們每次進行崗位分析的工作時,并不一定都要進行全面的信息收集活動。而且,不同類型的崗位所采取的收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因而,每次的信息收集,就需要首先明確此次崗位分析的目的,如此才能對崗位信息收集的范圍進行選擇,包括選擇哪些信息源、找哪些人訪談、記錄哪些活動、查閱哪些資料等等。
崗位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和內容,我們此前已經提及到的7W和1H,基本上就已經包含了所有的需要分析的內容,因而只要牢牢掌握住這7W1H的內涵,就會很清楚需要收集的信息內容。我們用表格的方式呈現。
1.訪談法
訪談法就是崗位分析的信息收集者與崗位相關聯的人員,就崗位的相關信息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訪談法也是在崗位分析中被應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信息收集的方式,目前也基本上屬于崗位分析流程中一個固化的程序。但訪談法屬于一項技術較高經驗要求豐富的方法,需要訪談者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實際操作經驗,而且還需要較好的訪談技巧和策略。所以在進行訪談之前,不妨做一些準備工作,包括,設定訪談的提綱、約定好需要訪談的人員、安排好時間和地點、確定好訪談的方式包括一對一、一對多等,如果有條件,事前能接受相關的培訓最好。
2.問卷法
問卷法也是崗位分析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讓崗位任職者采用事前就已經設計好的問卷,填寫相關信息,之后崗位分析人員在根據收集到的問卷,進行信息的整合、歸納、提取。可見,通過這種方式收集崗位信息,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問卷設計的是否完整、科學和合理,否則所收集到的信息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質量的問題;二是問卷填寫前,最好能對被填寫人做一次培訓與答疑,強調重要性和方法,否則收集上來的問卷會五花八門;三是針對不同的崗位系列,要設計不同的問卷,例如操作工人的問卷和管理人員的問卷肯定就不一樣。
3.工作日志法
該方法是由任職者本人自行記錄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包括工作內容,所花費的時間,輸出的成果等。該種方式適合于知識型工作者,因為這類人員的工作隨意性高、工作內容也比較復雜。采用該種方法,需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要強調工作的用時,以五分鐘做為最小單位進行計時;二是最好是實時填寫,如果沒有條件也最好是當天填寫,而不要拖到明后天填寫;三是工作日志的填寫,最少需要兩周的工作量。
4.其它方法,包括觀察法、參與法、專家討論法等等,不再逐一介紹。
總之,無論使用那種方法和工具,都會耗費較高的成本。而且采用以上的方式收集信息,其分析輸出的結果基本上是由人力資源部的人員完成。而且效果還不一定會準確,效率也很低下。所以最近十年,我在實踐中基本上已經不再采取以上的方式,而是將崗位分析的輸出任務交還給部門的負責人,由他們承擔主要的責任,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或是咨詢專家則對崗位分析輸出的人員進行方法、工具、理念的培訓,并提供相應的模板,由部門負責人協同部門崗位任職者本人完成所有崗位分析的初稿后,再由人力資源部的人員或者第三方咨詢專家進行評審,并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