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要堅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穩定股票市場和匯率市場,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今年全國“兩會”上,針對舉國上下高度關注的股市及人民幣匯率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發言,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李稻葵介紹說,近期,我國出現了一輪股票指數快速下行與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輪番互動的市場波動。從2015年6月中旬到2015年年底,上證指數下降了31%。今年年初至2月26日,上證指數下降了22%。與此同時,諸多因素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2015年以來貶值約6%。
“金融市場的波動對當前中國經濟的運行和轉型升級構成了直接的威脅。”李稻葵表示,首先,當前中國股民人數高達1億人,僅2016年1月,約一半股民平均損失25萬元。股票市場短期快速的下降直接對相關家庭形成了心理沖擊,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股市已成為影響民生和消費升級的問題。其次,中國經濟金融結構空前復雜化,大量的銀行和企業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價下降直接影響銀行、保險、信托等機構資產質量。股價波動的風險傳導效應十分顯著。第三,股票市場與匯率市場的惡性互動直接沖擊著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這也是最令人擔心的。”李稻葵說,當前,中國經濟貨幣存量高企,相當于20萬億美元,而跨境資本流動基本開放,一旦市場預期股市、匯市不穩導致資本外流,后果會很嚴重。
“如何打贏穩定金融的硬仗?”李稻葵認為,首先必須分析為什么金融市場會出現巨幅波動。“是經濟下滑嗎?是熔斷機制不合時宜地推出嗎?是注冊制預期推出嗎?不可否認,這些因素都存在。但根本原因還是金融市場制度不完善。”李稻葵舉例說:“比如,一些公司并沒有按照招股說明書所說的那樣將募集資金投資于企業發展,一些公司造假,搞營收管理,一些市場人員從事內幕交易。試問,這樣的股市漲上去了,能不大幅下降嗎?大幅下降的股市,百姓敢相信嗎?難怪民間有言:鋤禾日當午,炒股好辛苦,對著K線圖,上下都痛苦。”
對此,李稻葵提出5點建議。
一是必須從根本上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和不合理行為。“我們呼吁政府拿出"打老虎拍蒼蠅"的反腐力度整治金融市場。為此,建議成立證券檢察院和證券法院,將所有關于證券違規的檢察與審判集中在一個地方,防止上市公司所在地機構插手,大力強化執法的力度。”李稻葵說。
“二是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將"一行三會"分業監管的模式整合為統一的大金融監管。”李稻葵表示,當前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形成了一個混業經營的態勢。“而"一行三會"沿用鐵路警察式的監管,其弊端在2015年股市巨幅波動過程中已經表露無遺。”李稻葵說。
三是上市公司注冊制的實行必須輔之以更加嚴格的事后監管。注冊制大大減少了審批過程中的尋租空間,但是公司上市后的監管也必須大大加強,尤其是要強力清理注冊制推行后靠弄虛作假上市的公司。“這就好比一旦取消了高考,大學必須嚴格把關每門考試,勒令考試不及格的學生退學,才能保證畢業生的質量。”李稻葵表示。
四是建立較大規模的資本市場穩定基金。“應事先宣布規則,可借鑒香港特區政府1998-1999年經驗,一旦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巨幅下降,資本市場穩定基金就及時果斷入市。待市場恢復之后,該基金的盈利可以注入社保基金,或者以一定的折扣公開發行,還富于民。”李稻葵建議。
五是迅速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市場預期。在國際市場上反復表明人民幣匯率政策意圖,同時更加科學、精準地管理跨境資本流動,從而防止短期過大的資本流出。
“我相信,為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成功,我們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打贏穩金融這場硬仗!”李稻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