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講了很多次,講了十幾年了。最近給博士班講課,感受又是不一樣的,這次課程人不是很多,十幾個人。但是個頂個都是在企業方面卓有成績,規模都比較大。
所以這次講課的內容和以前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這次要講方法,講案例,更多是要講原理,講原理,背后的哲學的思考。
在課程方面,以前課程他們很多人喜歡聽案例,講方法,實用一點。所謂的干貨。但是聽過很多課,又有過很多體驗的企業家,他們要的是不同。現在各自領域里有成就,開始研究現在管理學到底核心是什么,尋求哲學問題。
我在課程中,從人性角度,講管理兩個賽道,一個是扼殺人性,一個是恢復人性。這樣講感覺是不一樣的。從扼殺人性角度是強調規范,標準化。從恢復人性的角度講,尊重人性,強調個性化。
當前管理在企業內部,是扼殺人性,強調紀律性。在企業外部面對顧客的時候,沒法約束約束顧客,需要真的是滿足個性化需求。
所以說人性的光芒在這兒體現出來,按照這個思路,我在課堂開始講了幾個觀點和方法。
一是現在管理學已經進入新的領域了,從內部把一個產品做好到開始研究怎么給顧客進行服務,到真正去理解顧客,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兩個詞兒,一個叫賽道,一個叫生態。生態是怎么去構造顧客的服務生態,怎么構造顧客的消費生態,就是商業模式研究的東西。
二是具體解決顧客問題,出現了解決方案這個詞。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引入了獨特理論體系的內容,角色的塑造問題,商業模式需要角色塑造,在角色塑造過程中,塑造顧客的價值體驗,慢慢形成了對顧客的服務方式,由此演化出企業的三種商業模式。產品類商業模式,企業類商業模式和平臺的商業模式。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構成體系。
三是在講商業模式,很重要的結論是企業過去是單賽道的經營,叫單點競爭力,現在強調結構競爭力。
比如說企業原來是強調產品質量好,現在要強調產品質量,強調營銷,強調服務,強調這個服務至上,顧客管理,強調顧客生態的構造,形成了多個維度、多個賽道、多種體系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中,商業模式有兩個有利條件。
一是效率提升。
互聯網提高效率化,互聯網項目商業模式、作業效率提高了。
二是資本放大效應。
資本時代對商業模式放大的效應。這是對商業模式的提升。這一次聽課的人,因為人員素質比較高,能接受我對理論的探索,同時,他們這些人企業規模比較大,有很好的管理時間。這是我們對最近這一次博士班講課的總結。
這次是三天課程。講原理,講方法,講案例,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回歸理論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