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經濟形勢十分復雜,中國企業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下面根據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的相關調查報告,簡要分析一下當前中國企業發展面臨的幾個“瓶頸”。
(1)發展勢頭迅猛,但是長不大
關注中國企業的成長規律,大家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為數不少的企業發展前景和增長勢頭都非常不錯,可是就在大家都翹首期待它有更好的表現,一舉成為世界級的大企業的時候,它卻在人們的視線中表演起了“高臺跳水”:在飛速成長之后失去控制,最終分崩離析。大家回想一下當年的“旭日升”冰茶、“春都”火腿腸、“三株”口服液……現在基本上都成了歷史名詞。
為什么中國的很多企業都長不大?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中國的企業為什么能發展起來。中國的很多企業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往往是由于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點,找到了一個好的機會,在強大的市場需求面前,迅速發起來。但是由于管理者的悟性有限,管理水平相對欠缺,而且很多企業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是只索取、不付出,所以,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難以為繼。
從總體上來說,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優秀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的差距仍然是全方位的。我們的很多企業低水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高水平生產能力又嚴重不足,同時技術創新能力也十分薄弱。而且中國企業的高速發展過于依賴國內巨大的需求市場及這一市場的高速增長,企業缺乏持續增長能力,所以很難做到世界水平。
其實,企業就好比一棵樹,就算它再長壽,終歸有一定的壽限。要想不斷延長企業的壽命,就必須通過積極變通使企業獲取新的生命,比如孕育新的企業,比如改變新的戰略管理模式、通過嫁接,進行基因轉換,避免企業的某些先天性的弱點和缺陷。當然,枝葉過于茂盛,有時候也是導致企業之樹死亡的一個原因。所以經營企業不能被表面的虛假繁榮所迷惑,該修枝剪葉,該打落過多的花朵、果實的時候要能狠得下心。
(2)研發和市場后勁不足,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下游
分析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必須分析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問題和戰略管理策略問題。“中國制造”一詞大家都不陌生,它奠定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所謂世界工廠,簡而言之,就是為世界市場大規模提供工業品的生產制造基地。有些人可能還為“世界工廠”這一名頭沾沾自喜,比如有富士康的員工拍了視頻發到網上說:“很多人賣腎、脫光想要的IPhone6就是我親手組裝起來的!”
這種榮譽感是否值得發揚,我們不予評判,我們先來看一個理論。產業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微笑曲線理論(Smiling Curve)。微笑曲線理論告訴我們,價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和市場。沒有研發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賺一點辛苦錢;沒有市場能力,再好的產品,產品周期過了也只能作廢品處理。
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的說法,恰恰說明中國企業研發和品牌建設能力的薄弱,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企業只能以生產,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生產,立足于世界市場。這說明中國企業在世界產業價值鏈上處于一個非常卑微的地位。
著名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十期報名開始啦!!課程內容:1、完整介紹商業模式理論體系和最新的研究成果;2、學習、剖析最新的商業模式案例3、輔導學員設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4、教會學員從投融資者的角度完善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設計;5、每位學員項目分享與指導。報名咨詢:劉老師1381113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