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中國的兩會期間,兩會指的是每年的全國人大全體代表會議和全國政協全體委員會議。每年的兩會實際上是中國目前最受官方認可的精英的一次大聚會。
我們對比最近幾年的兩會,發現出現了一些變化。有很多明顯的信號。
一是提案更專業的信號。更加嚴謹的提案預示專業度的提升,出現了
職業政治家的做法,發出了專業化的強音。今年兩會,很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準備周期拉長了,水平高了,專業度提升了。很多提案不是臨時性的,而是經過充分的調查,廣泛的征求意見,長期的思考。中國越來越出現一種
職業政治家的特點。
二是社會熱點被普遍關注的信號。很多問題在
網絡和新聞進行提前的介入。比如僅僅的兩會,環保肯定是大的熱點。有人說柴靜的《穹頂之下》是得到高層的授意或者默許。這個很難求證。但是霧霾最近幾年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前幾年關注的熱點食品安全,包括奶粉。今年關注霧霾是一個大轉變。霧霾是個非常綜合性的問題,涉及政府監管、社會運作、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柴靜推出的紀錄片的時機,以及清華校長陳吉寧就職環保部長時機有些巧合,而且互相呼應。有特別的深意。反映出國家治理已經從政治領域進入社會領域,預示著中國的國家的整體規范性的信號。
三是媒體的作用從參與到全程報道的信號。新聞作為一種第三方力量長期在中國得不到充分體現。今年的兩會在央視新聞改革的大環境下。跟蹤速度和效果有了根本性體現。現有的新聞的時效性是前所未有的,
網絡的信息提供效率也是前所未有。可能中國新聞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的角色越來越明顯。從去年央視對東莞的色情業的曝光,推動了中國長期的社會頑疾的徹底解決。作用不可小視。
四是很多社會問題的研究深度和解決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體現了一種務實的信號。原來的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現在都已經不是社會熱點。原因是這些問題的解決已經逐漸成熟。操作性更強了。
五是依靠法律解決問題,依靠立法建立新的機制的信號更加明確。本次兩會立法會更多,法制化程度會根本性提高。
六是社會運作
市場化程度信號加強。隨著反腐敗的深入,年輕人追求做官的觀念逐漸弱化,參與
市場化的觀念會加強。這些有利于推動中國
經濟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的發展。因此中國今后會進入一個高水平的
市場化的時代。
兩會的進步信號,是中國進步的信號!是中國夢實現的節奏。這是真正中國高興的事情。那就給與兩會更多的祝福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