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份結論還是一份經歷呢?
答案是企業文化是一份經歷。
首先是一個企業對過往的經歷的總結、提煉,其次才是根據企業未來發展提出激發全員的愿景規劃。
中國企業對文化建設的三大誤區:
1、寫文化
2、抄文化
3、壁墻文化
我想著重談一談戰略的第一要素企業文化規劃四個構成,即愿景、使命、企業價值觀、戰略目標及四者關系。
1、企業愿景是解決:“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企業?”
2、企業使命主要解決的是:“我們的業務是什么?”
3、企業價值觀主要解決的是;“我們基于什么理念進行共同溝通、協作?”
3、戰略目標則是解決的:“企業愿景與企業使命所預期達到的成果是什么?”
愿景、使命、企業價值觀、戰略目標三者關系:
企業愿景、使命為企業總戰略目標提供方向,企業總目標為各職能性(各部門、各子公司)提供方向,是一個逐層遞進的關系,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逐層分解的關系。企業價值觀則為最終實現企業目標、愿景提供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溝通價值觀支持體系。
一、愿景
愿景決定哪一些人與企業走得更遠!
愿景這個詞,當初在中國的詞典里是沒有的。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這個景象存在腦海里,是看不到的。
企業愿景又譯企業遠景,簡稱愿景(Vision),或譯做遠景、遠見,在90年代盛行一時。
(1)愿景產生:
由組織內部的成員所制訂,借由團隊討論,獲得組織一致的共識,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來方向。
簡單來說,企業愿景解決是“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企業”。
(3)企業愿景意義與作用:
可以集中企業資源、統一企業意志、振奮企業精神、從而指引、激勵企業取得出色的業績。戰略家的任務就在于認定和表現企業的愿景。——約翰·基恩
戰略家的任務不在于看清企業目前是什么樣子,而在于看清企業將來會成什么樣子。
——彼得F·德魯克
愿景是企業更高層次的追求,介于信仰與追求之間,是企業的中期追求,類似于人們常說的理想,愿景比信仰低一層(信仰通常是永恒不變的),比追求高一層(追求通常是短期的)。
愿景是人們永遠為之奮斗希望達到的圖景,它是一種意愿的表達。
1、可以喚起人們的一種希望。
2、會改變成員與組織之間的關系。
3、具有強大的驅動力。
4、可以有效協調各經營單位之間的關系。
5、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助公司取得驕人業績。
(3)企業愿景類型:
根據企業現有階段經營與管理發展的需要,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期望、一種預測、一種定位。
(4)愿景的表述要求:
1、宏偉
2、清晰
3、振奮
4、可實現
麥當勞的愿景:“占領全球的食品服務業,在全球范圍內處于統治地位,成為世界上服務最快、最好的餐廳”。
福特汽車公司愿景:“讓每個美國人都能擁有汽車”。
微軟愿景 :“要使每個家庭,每張桌子上都有一臺電腦;同時,他們使用著微軟的軟件”。
(5)企業愿景表達方式:
1、從質與量角度表述:
“到2000年成為1250億美元的公司。”(沃爾瑪1990年)
“成為世界范圍內改變人們認為日本產品質量差的看法的最知名的公司。”(日本索尼)
“成為世界商業飛機的主角并將世界帶入噴氣時代。”(波音公司)
2、從戰勝競爭對手角度表述:
“粉碎阿迪達斯。”(耐克)
“摧毀雅馬哈。”(本田)
“擊敗RJR,成為世界第一煙草公司。”(菲利普)
3、從相關角度表述
“用20年時間成為像今天的惠普公司一樣受人尊敬的公司”(某辦公設備公司)
“成為西部的哈佛。”(斯坦福大學)
4、從內部改造角度表述
“通過把大公司的優勢與小公司的精干與靈感結合起來,使公司成為所服務的市場中第一或第二的公司。”(通用電器)
“將這個部門由一個沒有聲望的內部產品提供者轉變為最受尊敬的、令人興奮的和廣受歡迎的部門之一。”(某電腦公司的一個產品部)
二、企業使命
德魯克認為,企業使命就是闡明企業根本性質與存在的目的或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簡單的用一句話來說,企業使命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業務是什么?”
麥當勞使命
在潔凈友好的餐館里為世界范圍內的快餐用戶提供有限種類的迅速、可口、物有所值的熱食。
微軟企業使命
在微軟,我們的使命是創造優秀的軟件,不僅使人們的工作更有效率,而且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樂趣。
(1)企業使命的作用及意義
1.明確發展方向與核心業務;
2.協調內外部各種矛盾沖突;
3.樹立用戶導向思想;
4.表明企業的社會政策。
(2)著名企業使命:
IBM就是服務-IBM
無論一小步,還是一大步,總是帶動世 界的腳步-IBM
我們出售的產品是進步-GE
塑造未來-CISCO
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團結一致、奮斗向上、禮貌謙讓適應形勢、感恩圖報-松下
誠、和、開拓者精神-日立
通過化學為美好生活提供更美好的東西-杜邦
萬能的服務-ATT
每個領導世界潮流的人都戴勞力士表-勞力士
讓我們做的更好-菲力普
產業報國-長虹
與世界PC同步-聯想
敬業報國 追求卓越-海爾
通過安利直銷計劃,為每個人提供實現其人生目標的良好機會。—安利
三、企業價值觀
主要內容是通過企業對外界環境和內部環境的態度來體現的。對外可以包括企業在處理與顧客、供應商、社區、政府、新聞媒體等關系的指導思想;對內包括企業對其投資者、員工及其它資源的基本觀念。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靠價值觀凝聚在一起的人認同感才會最強,做事的動力和持續性才會最好。所以一家公司要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吸引凝聚雷同的人一起做事。
確定公司的價值觀有幾個方向:
1.從公司創業至今發生的真實故事尋找企業的根是什么?
2.對比優秀的標桿企業,對比行業發展的需要,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符合發展規律?核心價值觀常見的三個維度思考:敬畏客戶、凝聚員工、尊重社會規律。
優秀公司核心價值觀舉例:
沃爾瑪:尊重個人、服務顧客、追求卓越
松下:顧客第一、企業家精神、自主自立
飛利浦:客戶至上、言出必行、人盡其才、團結協作
宜家:創新,人性化,樸實,追求大多數客戶利益和意志力
Intel:客戶服務、員工滿意、遵守紀律、質量至上、嘗試風險和結果導向
肯德基:以人為本,顧客滿意、溝通合作、獎懲分明、提供機會
路透社:準確,獨立,可靠和開放,及時,創新和以客戶為本
摩托羅拉:保持高尚的操守,對人永遠地尊重
聯想:成就客戶、創業創新、精準求實、誠信正直
本田汽車:實現顧客利益的最大
百事:身體力行、開誠布公、多元化、包容性
愛立信:專業進取、尊愛至誠、鍥而不舍
香港人文:開放分享,說到做到
聯合利華:以最高企業行為標準對員工、消費者、社會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麥當勞:以人為本,優質、服務、清潔、價值
四、戰略目標
所謂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是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執行其愿景和使命時所預期達到的長期成果。
簡單來說,企業發展企業戰略目標是要解決 “愿景、使命所預期達到的成果是什么”的問題。
(1)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特征
1.接受性
2.檢驗性
3.實現性
4.分解性
5.挑戰性
(2)企業發展戰略目標體系
一、內容
(1)盈利目標;
(2)產品目標;
(3)市場目標;
(4)競爭目標;
(5)技術改進、發展目標;
(6)人力資源目標;
(7)職工福利目標;
(8)社會責任目標。
美國通用: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在我們所從事的各項業務中處于數一數二地位;公司的每項活動都實現全球化;采用互聯網,形成全球性的電子商務。
福特:我們通過下列方式滿足我們的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汽車和卡車,減少新產品的問世時間,改善我們所有工廠和工藝過程的效率,建立我們同雇員、工會、特約經銷商和供應商的團隊合作精神。
(3)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構成
企業戰略目標體系一般是由企業總體戰略目標和主要的職能目標所組成。
在企業使命和企業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制定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為保證總目標的實現,必須將其層層分解,規定保證性職能戰略目標;
也就是說,總戰略目標是主目標;職能性戰略目標是保證性的目標。
五、愿景、使命、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制定程序
1、企業愿景;最高層管理者
2、企業使命;最高層管理者
3、企業價值觀;最高層管理者
4、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最高層管理者
5、企業短期戰術目標;最高層管理者
6、各部門、各子公司戰略與戰術目標;各部門、各子公司經理
7、個人目標 ;員工本人
總結;企業愿景選擇能與企業走得更遠的人,我稱之為“忠臣”
企業使命選擇能具有共同責任感的人,我稱之為“戰友”
企業價值觀選擇能夠共同溝通的人,我稱之為“伙伴”
企業戰略目標選擇能夠推動執行結果的人,我稱之為“能人”
企業文化治心、法治治行;文化人成為“忠臣”,忠于企業法治、文化,通過點滴思想與行為影響,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與爆發力!
附:李哲賢博士
香港人文素質管理學院 行為心理學博士
哈佛評論特約撰稿人
新浪財經特約評論員
在過去十年中主導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咨詢大型管理項目超過六十個,是目前國內能夠結合企業文化咨詢、企業戰略咨詢并轉化落地的實踐派專家。
其5C戰略理論被“摩根史丹利所推崇”、“一汽豐田所運用”
李博士主要著作有:《我要結果》、《戰略執行力》、《文化治心》、《區分智慧》、《父母親圣經》等。
其中《我要結果》版權更是被引入到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