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密集出臺的樓市政策并非“救市”,只是過嚴的購買二套房的信貸和稅收政策的常態化回歸,主基調都是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從目前的國家政策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來看,中國房地產業已經回歸常態化,暫不會出現房價全面上漲的情況: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優化升級”階段,房地產行業也告別高速增長期,進入結構性調整周期。借市場的調整期間,政府去掉一些行政色彩較濃郁的政策,逐漸去“行政化”,把樓市交給市場來調整。二、隨著“3.30”新政的接連出臺(即滿2年的普通住房房源轉讓可以免征營業稅,二套房降低首付比例降至40%),二手房交易應聲高漲,二手房市場的興起必將成為趨勢。三、隨著樓市進入新常態,房地產企業轉型迫在眉睫,人們對房地產的要求不再只是住宅形式,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多種地產形態開始不斷興起,迫使房地產企業轉型。
面對當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勢,房地產企業一定要通過產品創新和經營理念的創新來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第一,產品創新。首先是住宅設計要創新。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住宅設計一定要創新,比如,綠色生態、健康住宅、高科技性住宅等等。其次可以建設一些高檔物業產品,如:別墅、高檔公寓、寫字樓等。
第二,經營理念的創新。房地產企業經營者應從原來的拿地、蓋樓、賣房的思維向經營轉變,經營思維強調的是對資產進行經營,關注持久回報。
第三,多元化發展。在當前高成本、利潤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應順應市場變化,主動調整戰略培育新增長點,比如,緊抓一二線主流市場和剛需類產品。目前龍頭房地產企業已經切入商業地產、文化地產、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非住宅性產業。例如恒大集團,從地產、體育,到糧油、乳業、礦泉水,加上剛收購的新傳媒,已經真正走上了多元化發展之路。
第四,“互聯網+”。“互聯網+”是一個趨勢,“+”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互聯網+”的形式已經存在,加通信、加媒體、加零售業(網購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走紅,房地產企業一定要抓住此次機會,快速實現轉型創新。
如今,對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國家的行政調控手段正在逐漸淡化甚至退出,市場調控逐漸上位,為房地產企業打開了創新之門。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創新必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