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聽到老板抱怨:我這干了一年,就是為我的員工打工,辛辛苦苦在外面搞到活,回到公司給員工分分錢,到我這就沒有多少了,員工還不滿意,每天還在受氣,真不如給別人打工去,以我的能力,一年下來,也不至于這樣啊!
是啊,員工哪里會理解老板在公司外交上的辛苦,只知道干好自己的活,就不錯了,甚至干好干壞一個樣,反正錢你不能少我一分錢。況且,國家還出臺好多法律法規保護我們“弱勢群體”,你奈我何?
仔細琢磨這一現象,我認為都是因為公司打造的平臺不完善造成的,老板在公司外交上的辛苦,是老板應該承受的,這是老板的崗位職責,老板對員工的管理,是老板的權利,你不管理,讓員工自由活動,最后再秋后算賬,抱怨員工不好好干活,還要多拿錢,把自己氣的半死,能怨恨員工不好嗎?
有句話道出了真理: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老板。
員工就是員工,你不要想把他變成老板,做老板是需要潛質的,試問全國13億人,有幾個老板,占比例是多大,員工有員工的特質,你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干的好與壞,是與你對他的要求決定的,而非本人決定,如果本人能決定的了,他就要當老板了,你攔也攔不住,所以說,老板的要求,就是一個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標準,但老板不是全才,也沒有那么大的精力,對全公司所有人都提出明確的要求,這就需要成立專門的部門,把老板的要求撰寫出來,發給每個員工去記,之后還要有專門的人去檢查,做的好與不好,這就是公司的績效管理體系了。
一個老板,要想不再為員工打工,而是讓員工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凈利潤,就必須把自己的每件工作要求明確告訴自己的員工,并安排專門的人去檢查落實,提高工作效率,省下來的才都是賺下的,你才可能是一個好的“包工頭”,賺取更大的利益。
這些話,說起來比較簡答,但真正做起來,需要有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來配合才能完成,我曾經強調過好多遍,一個員工在一個崗位上干哪些活,每樣活干到什么標準為好,至少需要6個人組成的專家評測小組才能完成,而不是一個人在辦公室編制出來,一個人在辦公室編制出來的文件,只能作為參考,放在辦公室的文件柜子里,等領導來檢查時,做個樣子,或等員工來問時,當做資料查查,根本起不到管理的作用。
在實踐中,我認為這6個人分別為:本崗位員工、本崗位下級員工或同事、本崗位上級主管、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專員或經理、老板、外聘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才能完成一個崗位的職責,也可避免做出來的一套系統不能適應公司的實際情況,導致落不了地。
我曾總結,一套系統之所以落不了地,就是因為像人一樣,每個公司之所以能存活,都有自己的免疫系統,侵入式的治療,必然遭到免疫系統的抵制,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做的管理體系,必然會遭到公司免疫系統的抵制,無論這東西是好是壞,而專業的咨詢公司,無論如何深入,都無法完全融入到一個企業,造出完全符合這個公司每個員工及老板的管理體系,就和現代醫學再發達,也無法用西醫的方法觸摸到人的神經系統一樣,做好的辦法,就是用本人的遺傳基因制造出本人的某個器官,但這仍然需要排異反應后,才能適應人體。我說的上述6個人中,有5個人都來自本企業,就是想造出的管理系統排異性能小點,但不能保證根本就沒有排異性,而專家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予一定的指導,讓系統更科學化、系統化,利于公司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這就說到了一些細節,但老板到底該如何做,我認為應該定位準確,明晰自己的崗位職責,一個企業有一些基層的崗位職責,但大多數沒有老板的崗位職責,老板是一個公司最大的業務員,老板是一個公司“救火隊員”,哪里需要哪里去,老板是一個公司最大的“冤大頭”,什么虧都的吃,什么苦都得抗,都是因為自老板而下,不能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制訂明晰的工作流程、崗位職責、薪酬方案、績效考核方案等一整套的管理體系,或者有體系不完善,或者有體系不落實,或本身就沒有體系落實的系統做支撐造成。
這就應了管理的至理名言:員工只干老板檢查的工作。
所以,老板們,如不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業凈利潤,一年下來,你只有給員工打工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