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大語文教育”的主張 張孝純主張,語文教育應突破語文課本與課堂教學的范圍,把視線擴展到校內外的語文課外活動與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語文環境。
張孝純“大語文教育”的總體結構,是“一體兩翼”:這是比之于鳥體。
所謂“一體”,即一個主體。包括:①范文閱讀教學,它為訓練聽說讀寫思提供例子,也是語文訓練的出發點,內含“教讀”與“自讀”;②參讀教學,通過“目讀”與“耳讀”,使學生接受讀和聽的訓練,主要發展其接收能力;③習作教學,通過說話和寫文,使學生接受說和寫的訓練,主要發展其寫作能力;④語文考試考查,使知識、能力更加鞏固、深化和系統化,督促學生繼續前進;⑤學生個人廣泛地、完全自由地進行聽說讀寫思活動,形成其良好的語文能力與語文習慣。(以上①為頭,⑤為尾)
所謂“兩翼”,即“左翼”與“右翼”。“左翼”系第二語文教學渠道,包括校內語文課外活動與校外語文社會活動。“右翼”系語文學習環境,內含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口頭的與書面的語文環境。
2大語文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它突破了傳統語文教學的封閉型,創造了開放型 大語文教育把語文教學納入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使學生不論在學校、家庭還是社會,無論是讀書、看報、看影視、聽廣播,還是社會交往中的聽話、說話、寫話,都可以有意識地學語文用語文。
3大語文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二,是它強調語文教學的整體性 這就要求做到:第一,加強學校語文同家庭語文、社會語文的有機聯系,創建三結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第二,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統一,突出德育在五育中的統帥地位;第三,實現智育中知識、智力與能力的和諧統一;第四,加強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實現語文學科語文與其他學科語文的相互配合;第五,加強語文課的各個部分之間的系統化聯系,諸如讀、寫、聽、說、思之間,以及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考試考查各部分之間;第六,實現語文教學內容的序列化;第七,實現教師教學的主導性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統一;第八,重視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因素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