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行政沒有管人事的副局長,我直接管人事科,沒有管財務的副局長,我直接管財務科等等。大家想想黨務組織干部人、財、物都是很具體的事兒,只不過我是慢性子,干什么都是高高興興的干。苦點、難點都覺得有便宜占,于是把困難當作超越自我的條件和階梯發現新的自我,養成習慣。我干8年了,到今天沒有手機,有人說工作能干好嗎?要手機的目的就是干好工作,當你把工作干了不要那個東西也成,我這個東西喜歡簡化程序,手表也不戴帶,能省事就省事。比如說我們去年非典的高考也沒有人找我,我把事情都按程序,按計劃 ,按規矩,制度大家商定該不該這樣干,按照規定,按照程序干。 所有盤錦市的老師校長都是公正執法,你說秩序能不好嗎。所以我們高考的秩序非常好,前提是必須要把教學質量搞上去,不然老百姓還不饒我呢。一點一滴抓的嚴格具體細致,這是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風格,引導老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引導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目標,這才是一個民主的集體,最后決策過程多商量。 語文怎么教啊,課怎么上啊,作文怎么寫啊,班級日報怎么辦,全都是大家商量,這是大家的事兒。教育局怎么干,大家商量,因為經常這么商量,所以學生經常給我提意見,提建議,1979年提到現在,動一動就提你想不提他也提。所以他幫助慣了你,什么事兒都幫你,家的事兒也給你提意見,我家的事兒學生趁我出門的時候,到我們家澆水的,擦房子的,洗衣服,給你收拾的干干凈凈,一直照顧到我現在。這樣還動不動,魏老師你們家的房子我給你刷。動不動給我提意見,要照顧我。為什么?他習慣了他覺得他是這個集體的主人,然后他跟集體所有的人形成互助的關系,跟老師形成這種關系。 一旦互助慣了他就覺得有些事兒自己想的對,他就給你當家作主了就給你想了,所以我不在家我們班集體,兩班學生管理的井井有條頭。二十多年前就這樣,現在你想不讓人提意見人家都不干,那天有人提一個建議,說我們班應該成立一個班級銀行。我說干什么?同學們的錢應該攢起來掙利息。老師我建議,我們班應該成立一個公安局,你說班級像一個小社會,社會上需要公安局。我要當公安局長,我說成。還有同學跟我說你走20多天了,你20多天不在家我升官了,我當院長了,我說你當什么官了,我當醫院的院長了。我不在家的時候班里有流行感冒,學生就選他當上了醫院院長。我們班基本上是研究可操作性強的,同學們具體發展的好的規矩制度、措施規則,研究這個東西。 老師們您說沒有學生告訴咱,咱能知道這些好辦法嗎。所以我說在一個民主的氣氛里,決策過程規矩制度全跟大家商量,一旦商量有這么多人的智慧,遠遠超過魏書生一個人在那兒想。所以相對來說我干到現在比較輕松就是愿意用人家的腦子想事兒,愿意用人家的力氣干事兒。接下來科學民主絕不是說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誰愿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不是亂了嗎,成了大民主了,民主的層次越高規矩的制度越細,越規范。 所以20年前人家就說我們班的班規多如牛毛,我說管理的越細致,民主的層次才越高。所以科學這一塊按照人的發展規律,成長規律管理人,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人不能驕傲,因為我們是地球上的微生物。二,所有活著的人都領導著50萬億個各式各樣的細胞,這是真事兒,我們不容易啊,50多萬億的細胞歸我們領導,不能不想方設法讓人家過好一點的日子,然后讓人家相對來說和諧一點,別自己跟自己先干起來。 所以每一個人都是自身思想的管理者,50多億萬細胞的管理者,管理就要規范科學,按照事物發展的規矩管理,科學管理,我常常建設三個系統。 一定要研究管理學,一旦進入管理的層次看待問題,你就能夠把成本降到最低點,降低時間成本,情感成本,然后效益就最大化了。當年我在工廠管理,把炊事員切菜的時間都計算下來,我們的學生多少大腦在不定向的狀態,一旦研究深入研究人的內心,你說那樣的效率就越來越高。管理學48本管理學全世界的名著都研究,總結反饋什么的,只不過有的把計劃說成策劃定位,有計劃問題。然后計劃讓所有的人都明白什么時間干什么事兒,什么事情那些人負責做,監督檢查是把定的事情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做。總結反饋是時間變化了條件變化了,規矩不變不行了,所以對原來的計劃進行反思。三個系統計劃監督檢查,總結反饋,三個輪子一起轉,形成了一條管理的帶,于是一個教書的當班主任就不是頭疼醫頭,而是管理思想上解決問題,不是單這件事兒研究這個事兒,是我的計劃系統出了問題,是監督系統沒到位等等。于是繼續在管理系統上研究問題,所以我就是那種教書特輕松,干工作特省事兒。原因就是系統在那兒轉,計劃系統,我們知道師生干群共同制定那些計劃。一按時間范疇定的計劃,按空間范疇定的計劃,偶發事件制定程序、提高工效,不會有人問我這事,魏老師今天干什么,魏老師今天教育部計劃是什么?問這個干什么?我當局長那天開始跟大家共同商定教育局工作計劃22條,我們定下來年年都是22條,說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搞運動,不提新名詞,少弄新概念,扎扎實實往深做,為什么?教育有很多古往今來的名理。 什么是創新,創新不是就地挖坑,創新在某種意義上是朝著深入鉆井,朝一個正確的目標堅定不移的攀登。去年非典期間,我的領導讓我到上面開了36個會,回來以后我找我的下屬一把手開了零個會,就是一個會不開。就把要領提出來一共18件事兒,網上發布,明天執行,后天檢查,你沒做到我就罰你,現在通訊這么發達干什么非要把大家叫上來開會。我在網上看到各個學校的情況,我把這些事兒在網上發布以后,你怎么落實的。這樣節省時間成本,降低行政成本。另外有些事兒我盡可能的提前告訴大家,比如說每年1月15日8點30分,講今年22件事兒,每年1月15日,8點30分不通知年年如此,年年都這樣,8點31來對不起扣分了,大家明白最要緊的是什么會。 每年3月1日,9月1日開學第一次干什么?科長、副科長全都到學校到學生的位置上聽課,教育局的生命力在課堂。每年3月26日一把手校長到教育局5樓大會議室述職,歡迎盤錦老百姓關注盤錦教育,今年老百姓如果愿意點擊就可以看到校長述職的同步直播。 還校長一個清白,給大家一個明白,干干凈凈辦教育,最后滿意率排在各部委辦的第一名。明年7月11日參加高級職稱評比的同志答辯。我管人事我喜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人事問題平時不研究。每年9月25日,中小學生運動會,每年10月16日培養習慣現場會,今年是第8次培養習慣現場會剛剛開過,來年籌備辦。 而愛父母絕不能掛在嘴邊上,一定要從小學生替父母分憂,能干的事兒一定自己干,人活著更多的是為周圍的人做平常的事兒。所以孩子不僅是做家務的問題,我多次請日報記者,請電臺的記者,共同協助教育局,向全民宣傳盤錦市的孩子要好好的做家務。我自己的孩子從小自己的事兒自己做,9歲的時候,開始有一段時間我們倆太忙,他把飯做完了等著我們倆吃,他覺得自己挺自豪的。 所以一個我當家長是這樣,我當班主任也是這樣,當校長也是這樣。一個老師一個家長替孩子,替學生,一個上級替下屬干事情,最重要的是剝奪了人家干事情的機會。所以我們那兒的孩子都要做家務。從今天開始我們那兒的學生要寫一分鐘的日記,行開始寫,從明天,我領著我的學生從1979年開始寫。三,盤錦市的孩子每天唱一分鐘軍歌,唱完了以后真的振奮人心。進入歌詞描繪的境界,我說同學們你們這樣唱歌是干什么,享受人生,我說正確。天天全身心的唱這些好歌,精氣神怎么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