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不是最先進的管理方式,但在現階段卻最適合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的實際。因為管理的進步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它由初級管理,到實行崗位責任制,再到精細化管理,最后發展到企業文化管理、自主管理,這是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的過程。這一過程只能跨越不能逾越,就像爬樓梯一樣,你可以拾級而上從一樓、二樓……五樓快速地爬上六樓,但絕不可能從一樓一躍而上六樓。與此同時,企業管理也逐步地由人治到法治,最后發展到人本管理的新境界。西方企業走完這一歷程用了差不多上百年的時間。
中國企業大多數只有很短的發展時間,還缺乏精細化管理的根基,管理基礎不牢、不實、不精、不細,企業繼續發展缺乏支撐和后勁。這一點在基層表現得尤其明顯。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導入精細化管理,扎扎實實地練好管理基本功。
車間精細化管理是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沒有車間管理的精細化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精細化。因此車間精細化管理是企業開展精細化管理首當其沖的一環。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車間精細化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他們正在積極嘗試,披荊斬棘、開拓前行。在百度中搜索車間精細化管理,0.12秒竟然搜到幾百萬個條目,可見有許多企業,以及無數的相關人士正在研討車間精細化管理,實踐車間精細化管理。
案例1:【流程、程序管理助推車間管理更加精細化】
濟南和美華飼料集團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要求以專業化為前提、系統化為保證、數據化為標準、信息化為手段,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化的事情信息化,以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效益。濟南基地生產部各車間在總部精細化思想的指導下,細化、量化生產的每一道流程,為每一工作流程制定可操作的標準,努力使生產管理更加標準化,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他們在車間管理上首先做了如下三項工作:
①精細化工藝流程、生產流程,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②制定作業標準,細化管理到每一個動作。
③建立系統完善的品質管理制度,細化質量管理責任到人。
案例2:【“齒輪傳動機制”搭建車間精細管理體系】
濟鋼燃氣發電廠第二煤氣車間在管理中倡導“齒輪傳動機制”的精細化管理,主要做法就是在工作中強調“緊密配合,有序運轉,相互推進”,建立精細有序的管理體系并有效推行。
在“齒輪傳動機制”管理過程中,員工是齒輪上的齒,班組是運轉的輪,車間是定向的軸,人與人之間、工序與工序之間、工作與工作之間像齒輪運轉一樣緊密配合,齒齒相扣,輪輪相依,軸線向心,形成了有效的運行合作機制,并且相互促動,攜手并進。
他們從基礎建設入手,完善車間制度體系。首先,他們充實完善了《工作標準》、《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著力在可操作性上下工夫。利用電話、對講機、局域網等通信手段,實現每個管理環節的即時溝通與對接。日常工作嚴格按照“三大標準”程序進行,有安排、有落實、有監督、有考核,層層落實責任,實現閉環管理。
案例3:【小提案助企業產量翻番】
精細化管理強調持續改善,也就是不斷對企業經營、管理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有一家企業在開展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提出所有員工應每人每月提一條提案,并且作為硬性規定強力推行。不到3個月就收到來自各個崗位職工的提案過萬件,其中30%得到了采用。
其中一名普通員工的一個提案幫助企業實現了產量翻倍。在很多企業,技術、手藝都是依靠傳統的師傅帶徒弟,一代代傳下去,很少有人想到要去進行流程改造。即使有可改進的空間也因為太熟悉了、太習慣了而沒有這種意識。因為有“每人每月一條提案”的硬性規定,包裝班組的一名員工打上了傳統作業流程的主意,經過一番苦思冥想,還真讓他看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并且找到了改進的方法,非常順利地進行了流程再造。結果是他所在班組的產量提高了100%,工人個人計件工資提高了一倍,該員工獲得了500元的獎金。
……
各企業的車間精細化管理實踐為車間精細化管理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車間精細化管理從理念到應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理念層次
車間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細、實、嚴,體現了管理層對做精做細的認識、要求、態度、決心、意志。
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是好了還要求更好,是追求車間管理的持續改善,目的是通過管理做精把產品做精。
細是關注細節,操作細化、管理細化、執行細化。
實是把工作做透做實,不打任何折扣。
嚴是嚴格執行工作標準,嚴格控制偏差。
不嚴格的車間大都管理粗放,管理精細的車間都是“嚴”字當頭。
第二層次:基本方法層次
車間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實用、帶有共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崗位責任
流程:工作在不同崗位之間順暢進行的手段。
程序:一絲不茍做事,保證工作質量的方法。
制度:防止員工做錯事的規定。
第三層次:監督執行層次
訓練:幫助員工不間斷地提高工作技能,適應逐步提高的工作標準要求。
檢查:督促員工把工作做到位,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激勵:讓員工保持高漲工作熱情的方法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