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陳益峰
中國古建筑學說由三大理論系統構成——即風水堪輿學、建筑營造學和造園學構成。其中風水堪輿學是最重要的部份,體現著中國人靈魂深處的生活理想追求,其理論學說認為:住宅和墳塋的選址與格局將直接影響著王朝興衰、家族成敗、部落繁衍、區域變遷、個人命運、富貴貧賤等等。
自古以來,我國治山理水,建造城市、宮殿、園林、屋宅都是以堪輿學為指導。中國傳統的“堪輿學”,民間俗稱“風水學”,即在選擇、建造住宅(陽宅)與墳地(陰宅)的位置、朝向、布局、營建等時所應遵循的法則。
隋唐以后,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堪輿學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從選址到規劃、設計和營造,都要周密地考慮到天文、地理、氣象等環境因素,從而創造出兼天時、地利、人和為一體的良好的居住環境,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家在秦漢之后,還專門設立欽天監這個部門,作為皇家建筑和墳塋選址的風水顧問。
風水理論依據
風水理論恪守天人合一、陰陽平衡、五行生克三大古典的原則。無論巒頭形勢理論,還是察砂、觀水、點穴、取向,可以明確地看到其理論根據,主要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干支生肖、四時五方、河圖洛書、八卦九宮、七曜九星、四季節令、星象分野、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等。
建筑風水選址與布局
國人在地基選址、建房造屋的時候,都注重風水,圖個吉利。當代的科學也證實古代的房屋建筑結構的合理性,建筑方面的講究從心理上說有利于給人以安居樂業的感覺。
風水學還重視住宅周圍的環境布局與住宅內的空間構成。認為住宅四周應有四靈,即宅左有流水謂青龍,右有長道謂白虎,前有水池謂朱雀,后靠丘陵謂玄武,此為最佳宅地。
室內明堂應寬敞,廳堂門房應先定位,東廂西塾要對稱調。還講究房型方正、大門開向、照壁影壁藏風、明廳暗房,以助達到聚財、利壽與居家和諧的愿望。房屋布局講究尊卑有序,大門的開向要避開"門沖",照壁影壁藏則為阻止沖煞之氣、聚財之說。
在風水發展史上,中國的城市、宮殿、寺觀、陵寢、住宅、園林等建筑在風水理論的指導下,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