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客戶和同事中有不少研究風水者,可惜多數人方向對不對,他們主要研究的渠道就是閱讀香港、大陸出版的現代風水書籍。這些書的風水專業含量非常低,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香港在解放前比較貧窮,風水術數不發達,后來再六十年代經濟突然騰飛,風水需求極大,然而長期與內地隔絕,風水師只能靠自學和自悟,本土自學起來的風水家并無理論來源,主要靠自學和自悟,多無專業理論傳承。
2、市場經濟時代,多數風水書的作者并非風水專業人士,而是由出版社花錢請的職業槍手寫作。很多港臺風水家也是這樣,自己不會寫作風水書籍,為了出名,花錢請職業槍手寫風水書。職業寫作槍手的可怕性與武俠作家一樣,雖然武俠作家不會武術,但是把武術寫得神乎其神,貌似特別有理,其實一派胡言。
在此筆者建議有志于風水學習的人,應該投拜明師,學習風水專業技藝,并且研究的書籍應該是古人風水經典為主。畢竟古人的風水典籍很少有滿書口水話,胡謅八道的。陳益峰北京。
風水學者必讀典籍如下:
(注:部分風水典籍的作者,因為年代久遠,存在爭議)
1、《黃帝宅經》,原名《宅經》,書的真實作者無法確考;
2、《青囊經》、作者:黃石公【秦】;
3、《青囊序》、作者唐代曾文辿【唐】;
4、《青囊奧語》、作者:楊筠松【唐】;
5、《天玉經》、作者:楊筠松【唐】;
6、《都天寶照經》、作者:黃妙應【唐】;
7、《疑龍經》、作者:楊筠松【唐】;
8、《撼龍經》、作者:楊筠松【唐】;
9、《陽宅十書》、作者:王君榮【明】;
10、《陽宅三要》、作者:趙九峰【清】;
11、《八宅明鏡》、作者:顧吾序【清】;
12、《地理五訣》、趙九峰【清】;
13、《青烏經》、作者:樗里子【秦】;
14、《葬書》、作者:郭璞【東晉】;
15、《雪心賦》、作者:卜應天【唐】;
16、《發微論》、作者:蔡元定【宋】;
17、《穴情賦》、作者:蔡牧堂【北宋】;
18、《堪輿寶鏡》、作者:劉伯溫【明】;
19、《趨庭經》、作者:張子房【漢】;
20、《堪輿管見》、作者:謝廷柱【明】;
21、《增廣沈氏玄空》、作者:沈竹礽【清末】;
22、《宅運新案》、作者:策群【民國】;
23、《宅法舉隅》、作者:錫山朱耀旭輪【清】;
24、《玄空本義》、作者:談養吾【民國】;
25、《地理辯正》、作者:蔣大鴻【清初】;
26、《平砂玉尺辯偽》、作者:蔣大鴻【清初】;
27、《天元五歌》、作者:蔣大鴻【清初】;
28、《陽宅指南》、作者:蔣大鴻【清初】;
29、《水龍經》、作者:蔣大鴻【清初】;
30、《辨正直解直解》、作者:蔣大鴻【清初】;
31、《心眼指要》、作者:章仲山【清初】;
32、《陰陽二宅錄驗》、作者:章仲山【清初】;
33、《催官篇》、作者:賴布衣著【北宋】;
34、《地理人子須知》、作者:徐善繼【明】;
35、《幕講金口訣》、作者:幕講禪師【元末明初】;
36、《玉函通秘》、作者:紫霞散人【民國】;
37、《玄空秘旨》、作者:吳景鸞【宋】;
38、《陽宅大全》作者:一壑居士、周繼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