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陳益峰
中國古代拿十二地支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舊式記時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丑時等。
1、十二地支讀音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
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2、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于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 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 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 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 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 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 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 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 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 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 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3、代表的時間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1時至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3時至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5時至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7時至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4、地支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此以奇偶分陰陽。
5、十二支與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午巳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丑未屬土,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未戌為干土,丑辰為濕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濕土者其中藏水。
6、十二支藏干
地支暗藏歌訣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獨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酉中辛金獨豐隆,
戌藏辛金己丁戊,亥中壬水甲木存。
子—癸,丑—已癸辛,寅—甲丙戊,卯—乙,
辰—戊乙癸,巳—丙戊庚,午—丁已,未—已丁乙,
申—庚壬戊,酉—辛,戌—戊辛丁,亥—壬甲。
7、十二月人元司令分野表
寅月立春后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立春雨水
卯月驚蟄后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 驚蟄春分
辰月清明后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清明谷雨
巳月立夏后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立夏小滿
午月芒種后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 芒種夏至
未月小暑后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小暑大暑
申月立秋后戊己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 立秋處暑
酉月白露后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 白露秋分
戌月寒露后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寒露霜降
亥月冬后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 立冬小雪
子月大雪后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 大雪冬至
丑月水寒后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小寒大寒
8、四時八節用事歌
立春戊土五朝榮,十日丙火見初生。
雨水之中甲始旺,驚蟄陽木及中明。
春分乙木萌芽地,清明七日乙木能。
八日癸水歸辰庫,谷雨前三戊土盛。
立夏戊土歸祿五,十日庚金在己生。
小滿炎明丙火盛,芒種己土歸祿停。
夏至陰生丁火局,小暑丁火七朝明。
八日乙木歸未庫,大暑時來己土興。
立秋戊土坤生五,十月壬水半弓生。
處暑庚金歸祿地,白露直是太白金。
秋分正旺辛金地,寒露辛金七日生。
八日丁火歸戌庫,霜降戊土向陽盛。
立冬甲木初生亥,小雪壬水力方行。
大雪陽生壬水局,冬至癸水祿升騰。
小寒癸水七日旺,八日辛金丑庫藏。
大寒己土臨旺地,四時八節細推明。
9、十二支與四時方位
寅卯東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陽見于寅,壯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屬木,司春,為東方。
太陽見于巳,壯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屬火,司夏,為南方。
少陰見于申,壯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屬金,司秋,為西方。
太陰見于亥,壯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屬水,司冬,為北方。
10、十二支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月建以十二節令為準,即立春后,寅木當權,驚蟄后卯木執令,清明后辰值班,余仿此。
11、十二支配生肖
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12、十二支配人體
十二支配身體:子為耳,丑為胞肚,寅為手,卯為指,辰為肩、胸,巳為面、咽齒,午為眼,未為脊梁,申為經絡,酉為精血,戌為命門、腿足,亥為頭。
13、十二支配臟腑
寅為膽, 卯為肝,
巳為心, 午為小腸,
辰戌為胃,丑未為脾,
申為大腸,酉為肺,
亥為腎、心包, 子為膀胱、三焦。
14、地支化合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結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的地支中,見上面一組或兩組者,即為相合。相合,分生合與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則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則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慶,人際關系好,好事不找自來,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兇災,人際關系不好,壞事不找自來,想推也推不掉。
在這六合中,每一對組合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15、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以四正(子午卯酉)為核心。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
水長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
長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
火長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
金長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16、生旺半合局
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于三合局。
墓旺半合局: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于生旺半合局。
生墓半合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三合局化財為財旺,財為喜用者,則利商海運營,財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貴悠悠。財為忌仇者,多被財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災咎,也多因財、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勞碌。
三合局化官為官旺,官為喜用者,則利仕途揚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攜,官運亨通。若官為忌仇者,有官有權者,多被名權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膽小懦弱,病傷不斷。
三合局化印為印旺,印為喜用者,多主文貴,多利文教、士途;為忌仇者,靠山多而無靠山,難以自立成事。
17、地支相沖
地支六沖即: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地支相沖,是方位對沖,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東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東,酉居正西,辰巳居東南,戌亥居西北。都是處在相對的位置上,所以是對沖。相沖為互相撞擊,沖擊,亦有相克之意。四柱逢沖,或四柱逢歲運之沖,有吉有兇,沖去忌神、仇神為吉,沖去喜神、用神為兇。從事物的現象看,好事、吉慶之事喜合,壞事、憂煩、兇咎之事宜沖。
六沖乃五行之相沖相克,除了方位相沖,其支中藏干亦有沖克之義。子午沖,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已土克子中癸水。丑未沖,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已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沖,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沖,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沖,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沖,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沖克誰勝誰敗,要看沖克雙方五行的旺衰強弱而定,力量強大者勝,力量弱小者敗。敗者亦稱受損受傷。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損傷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屬性(如身體等)中有某方面虛弱或傷病。社會屬性之吉兇,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損受益,忌仇神受損受益而定之。
相沖有距離之分,緊貼相沖,如年與月、月與日、日與時距離最近,其沖力亦越大;隔柱相沖,如年與日、月與時,距離次近,其力次大;遙沖如年與時,距離最遠,沖力亦越小。距離近,沖力大應吉應兇亦大;距離遠,沖力小,應吉應兇亦小。命中逢沖多主動,包括變動(職業、居所)與走動。女命逢沖易損胎。
18、地支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為恃勢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為無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動,是刑動,其動幅一般小與沖。自然屬性的災病,主要看被刑傷之五行。社會屬性之吉兇,則主要看喜用與忌仇神之損益。古有刑主傷病、官非之說,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傷病官非。但又不盡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傷病或無傷病,亦無官非。所以,凡看生克制化,刑沖合害,都要一分為二,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相刑亦有吉有兇。
19、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克,相害之吉兇,一看受損受傷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損益。
——風水學傳人陳益峰整理